朱洪恩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河头镇中心小学 524369
摘要:作为启蒙教育的小学教育在教育史上是最长、最基础也最关键的教育阶段。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成长的保护者和引路人,也是学校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素质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小学素质教育对整个国家的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1]。小学阶段,学生的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仍处于萌芽阶段,要在班级管理中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无疑是最佳人选。
关键词:素质教育;班主任;自我教育;班级管理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也倍受关注。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于其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校的人生导师,对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因此,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倡导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二、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影响
(一)有利于小学班主任工作思路的转变
在传统教育理念支配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和主观性,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成绩和升学率是评价教师教学,学校教育管理的唯一衡量指标。不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班主任及时转变工作的思路,以发展素质教育为目标展开工作,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主导的教学,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以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作为教师教学,学校教育管理质量高低的客观衡量标准。
(二)有利于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拓展与改进
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班主任勇于不断创新,努力拓展工作方法,紧密结合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状混,能够有效利用当代不断飞速更新的网络信息数字化技术,突破时空的局限性,将现宴教育与虚拟场景教育结合,尽可能搜集,掌握所有与学生相关联的生活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学生的学习网络。家庭生活网络,人际关系网络等参考信息,从而为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提供客观的,科学的,合理的参考依据,做到因材施教。
三、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路径
(一)立足于学生成长,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每个学生的命运都与教师的教育息息相关。教师要多加强自身修养,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会提高课堂氛围,多看书、多学习,更多地了解周围发生的奇闻趣事。对待水平不一样的学生应布置不同的任务,要多给学生鼓励与帮助。调动先进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协同老师一起帮助后进生,让先进更先进,让后进变先进、变积极分子[2]。 在教学中做到耐心细致的调查,找出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予以改正。
(二)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优化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的行为对学生来说都具有示范性,教师的品德、语言、行为随时都可能给未定型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班主任教师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方面,用自身素质来感染。教育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沉着果断、勇往直前,成为当之无愧的强者,在教学中要用爱心温暖学生,用情绪感染学生,用行动引导学生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为人师表”的道德形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
新时期的班主任要按照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3]。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教育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发展;在教学的组织、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探索规律,大胆创新实践。
结语: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有力助手,班主任的工作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能把握好以上的几个要素,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人性化为标志的班集体。它强调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努力塑造班级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可以提高学生对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建立成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爱的班集体。素质教育理念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施行,同时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素质教育整个过程,二者发挥着相互激励的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彬,解庆林,李君,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河南教育,2019(8):43-47.
[2]张伟,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欣赏学生[J],中国新通信,2019(15):213.
[3]黄妍.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J],.才智,2018(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