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双
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 257300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朗、纷”2个生字。积累“得”字短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领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领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读准多音字“号”,领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师生合作 生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出示寒号鸟图片)看,它是谁呀?它叫寒号鸟。看老师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板书:寒号鸟。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寒号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图片形式导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随课题认识多音字“号”,分散识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读课文。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0页,出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师范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听老师来读课文。仔细听,看你刚才有没有把字音读准。
三、学习课文。
1、故事里都有谁?(出示寒号鸟、喜鹊图片)一起来叫叫他们的名字。认识喜鹊的“鹊”。
2、喜鹊和寒号鸟住在哪里?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说。画出一堵石崖、大杨树,让学生给喜鹊和寒号鸟找到家。
【设计意图:板书以简笔画和图片形式,形象、直观】
3、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寒号鸟和喜鹊是怎样准备过冬的?
指名读,识字“朗、衔、枯”。交流问题
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怎样的寒号鸟?带着你的感受读。
4、面对这样的寒号鸟,喜鹊是怎样劝说的?
出示阅读提示:大声读课文,用“——”画出课文中写喜鹊和寒号鸟对话的句子。
交流,指名说。
(1)学习第一组对话。
喜鹊是怎么劝寒号鸟的?自己读,谁来当小喜鹊,劝劝寒号鸟?
指导读:喜鹊正忙着做窝,一回头,看到寒号鸟正在睡觉,喜鹊心里在想什么?指名读。
寒号鸟怎么说的?我们看图,寒号鸟正躺在崖缝睡觉呢,被喜鹊吵醒了,他会感到——他会对喜鹊怎么说?指名读,指导读。
(2)学习第二组对话。
一次没劝成功,又来劝一次。谁来读?认识“趁、将”。
这一次,喜鹊跑到什么地方来劝?指导读出喜鹊更加着急的心情。结果寒号鸟却这样回答-----
现在的寒号鸟在干什么?你也来伸伸懒腰,多懒的寒号鸟呀!指导读出寒号鸟的懒洋洋。
( 3 )分角色朗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多种方法读,引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5、品读寒号鸟的哀号,学习语言表达。
(1)寒号鸟一次次地不听劝告。寒冷的冬天来了,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指名读,指导读。
(2)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生活在崖缝里的寒号鸟,怎么样了?
识字,创设情境读。
(3)积累练习: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设计意图:从喜鹊的两次哀号中,让孩子学会品味语言,体会词语的妙用,感悟文字的魅力。】
6、讨论交流: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四、学习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朗、纷”,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需要注意的地方。强调“朗”左右等宽,撇注意穿插。“纷”左窄右宽,两撇注意穿插。
2、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4、展评书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抓住关键笔画进行指导,让学生习得方法。】
五、巩固识字。
六、布置作业:把《寒号鸟》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寒号鸟
玩睡 做窝
寒号鸟 冻死 温暖 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