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惑 提素养 促成长——以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困惑为例,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陆挥
[导读] 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质量,影响教师个人专业成长。
        陆挥
        杭州市三里亭幼儿园
        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质量,影响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本文通过幼儿教师在开展科学启蒙教育过程中存在困惑,解析教师如何在自主学习、专家引领、教学教研活动、科学信息获取等渠道来提升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园区开展科学特色教育已有多年,科学启蒙教育起色不大,教师普遍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实施要困难得多。虽然,教师在一日保教活动中,能重视把科学活动作为园区特色活动开开展,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经分析,这与教师自身缺少科学素养的知识经验及功底有一定的关系。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和研究者共同探讨和解决,让科学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欢的领域,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真正价值。
        二、概念界定
        1.什么是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大致概括为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即科学本质)的理解;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科学素养是社会公众所应具备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
        2.什么是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
        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指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儿童科学教育的要求,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等。
        三、为何要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这些教师在校所学课程主要以文化课(文科类)、专业课为主,相对数理化的比重比较低,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通过这条途径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在科学知识素养方面的欠缺。正是,教师这样的“文科背景”,使得她们对科学领域活动“望而却步”,让科学活动成为幼儿教师发展的瓶颈。
   (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他们面对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特殊性——他们具有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他们却是最缺少经验的群体,他们最善于模仿,幼儿教师是他们最好的榜样。这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直接引领者和启发者,他们更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他们自身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未来的科学生活态度和探究能力,进而影响国家的未来。
        二、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困惑一:教师难以把握科学知识的内涵
        原因分析:幼儿园大部分都是女教师,对科学这类理科类的科目,女教师大多都不感兴趣,导致自身对科学引领知识储备不够有关,只停留在对科学现象表面的理解和指导,进一步探究科学目标的能力比较缺乏。
        困惑二:对于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最近发展区把握不够
        原因分析:幼儿对大自然的一些科学现象有着很浓厚的探究心理,作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敏感度,设计一节科学活动是从哪个内容好上来确定的,不清楚,幼儿科学启蒙教育需要真正掌握哪些方面的科学素养。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解读不够透彻。


        困惑三:什么样的材料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于科学概念
        原因分析:幼儿科学活动有些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有些需要不同时间提供不同的材料,平时的教学没有其他老师的帮助,导致老师提供的是什么材料易取好准备,提供的材料少而简单,幼儿就不可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经验。
        三、如何提升良好的科学素养
        现代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职业特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幼儿教师不仅能有效指导幼儿的科学活动,还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一)提倡自主学习,树立正确的科学本质观
        1. 幼儿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影响自身对科学教育目标的理解、知识的选择、幼儿学习评价。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开展科学阅读,弥补教师理科知识的相对薄弱问题。要喜欢阅读有关科学知识的文本,包括科学普及读物、科学故事、科学绘本、科学童话、科学发现过程的史实材料等,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动植物、人体、生态与环境、自然科学现象、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借助于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了解,体会科学本质以及科学探究方法,习得科学经验,提升科学素养。?
        2.幼儿教师时刻要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指南针,经常要研读科学领域的五大目标,深刻领会《纲要》、《指南》中科学领域目标的内涵,针对科学发展目标开展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对《纲要》、《指南》的理论学习,使教师对科学教育的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拓宽老师对科学教育的思路,从而使老师关注生活中的科技,挖掘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科技内容,增强老师对科学教育的敏锐性。
(二)专家引领,开展各种学习培训,丰富科学知识?
1.定期请专家走进幼儿园,为幼儿教师做相关课题指导、专题报告,根据主题、领域教学请专家讲解、解疑惑,帮助老师理解科学的关键概念和科学原理。如进行“让科学活动生活化”、“幼儿科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等类似专题讨论;通过开展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积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开展科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邀请科学领域专科老师、幼儿家长中的科学工作者引领指导,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科技方面的人力资源,寻求支持与帮助,建立科学小组,以小组为中心,制定对教师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计划,结合幼儿园实际和老师们的要求,制定有关科学知识的学术沙龙。例如:从浮力、弹性到光学、电学,从昆虫、树叶到器官、指纹等,教师们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开展研讨,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相互讨论、互相学习,在研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3,幼儿教师要积极参加园、区、市、省内组织的各种科技活动研讨会,组织参加园内外学术交流及教学竞赛活动,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
(三)有效开展幼儿园教学、园本教研,提高科学教育技能
        1.设计和组织一节优质的科学教学活动是增长教师自身科学教育的技能,教师通过收集科学资料、设计科学问题、科学探索思维方法、分析得出幼儿需要获得的科学探究的知识,为自己习得科学探究方法,有效运用和开展幼儿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推动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
        2.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的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以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园本教研。通过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不断自我反思,对活动目标、活动计划和方案,活动过程不断修改、反思,以其更加合理科学地进行科学教学活动,真正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反思的习惯。
        (四)获取、利用科学信息的能力,提升幼儿教师科学素养?
1.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是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教师现代技术的学习,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学习活动,如“运用挂图”、“范例介绍”、自己制作教具,平时注意及时收集、保存和培养一些实验材料,例如制作花、昆虫标本,或种植、培养饲养一些动植物,以供观察实验之用,利用一些简单材料制作一下简易的实验设备如降落伞、风车、陀螺、不倒翁等等。
        2.幼儿园设立科学专用教室,投放幼儿可操作的素材。不是所有科学教具都需要去购买,教师根据实际需求,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经过创新设计,自制出适合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还可以申请相关专利。园区可以经常开展科学教玩具制作比赛,大家共同探讨科学原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幼儿的对话和互动中共同成长。
        总之,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以及幼儿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重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多种形式展开各种丰富的活动,让幼儿教师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教学能力,开阔视野,使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得到发展与完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