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晟
320924199211017474
摘要:北方的冬季异常寒冷,可以达到-30℃左右。当室外温度降到5℃的时候,混凝土的水化反应显著变慢,若室外温度低于5℃的时候,混凝土中游离水体积膨胀,导致新浇注的混凝土具有较低的强度,混凝土的内部会留下一些孔隙,导致混凝土最终的强度下降,如果温度继续降到冰点以下,则混凝土内部的水会结冰,终止水化反应,并且水分结冰将导致混凝土内部膨胀而使其涨裂,不仅使得混凝土的承载力下降,并且不利于其变形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冬季 质量
1 冬季施工期限划分方法
一般情况下,大概从10月15日开始,北方的气温就会逐渐的下降到0℃以下,开始冰冻期,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点,其质量受施工环境和温度的影响非常大。按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的规定,当室外的平均温度持续五天稳定的低于5℃时,就是进入了冬季施工;当室外的平均温度连续五天稳定的高于5℃时,就解除了冬季施工。
2 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常见问题
在冬季,由于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会受周围环境和温度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采用较复杂的施工工序及技术,严格依据施工的要求进行,避免导致质量问题。另外,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拥有极强的隐蔽性、滞后性,不容易被发现,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在春季才会暴露,增大了后期问题解决的困难,发现了问题后,必须立马进行修补,若无法修补则必须返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此,主要将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中常见的问题分为五个方面。
2.1 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施工中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钢筋锈蚀可以导致混凝土体积的膨胀,致使混凝土箍筋,即主筋方向产生裂缝;在混凝土中,水分的移动会产生压力,这特别容易导致混凝土在轴向的开裂;此外,如果在配制混凝土时,其水灰比过大,则早期的混凝土强度会较低,失水速度过快同样会导致混凝土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缝。
2.2 混凝土结构松散问题
混凝土的水化作用不能完成,会导致混凝土的结构松散,结构松散的混凝土在外观上会发生变化,以黄色的冰晶状体呈现,它的敲击声比较空洞,并且骨料间的粘滞作用较弱,抵抗外界作用的能力也比较弱。
2.3 混凝土水分转移问题
在冬季,环境中存在温度差、压力差、湿度差等,混凝土在这些多重作用力的作用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必定会从边缘向中心进行转移,最终导致产生内部空隙。
2.4 混凝土表面返霜问题
混凝土表面返霜实质上是混凝土表面的结晶发生腐蚀,这是因为添加剂从硬化后的混凝土中渗出混凝土的表面,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进行蒸发,在其表面形成了结晶腐蚀,也就是返霜。
2.5 混凝土表面起灰问题
混凝土表面起灰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因为配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导致发生严重的离析和泌水现象,最终使得砂浆和骨料发生分离,外露骨料,进而表面起灰。
3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基本要求
第一,选择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原料比较好,水泥的强度不能低于32.5Mpa,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80公斤,水灰比不应大于0.55,并且要加入早强剂,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是否加入防冻剂。
第二,为了降低冻害带来的伤害,可以将配合比的用水量降到最低。这主要是是通过控制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最好使用高效减水剂。
第三,对于模板和保温层的拆除,必须要等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才可以。如果混凝土和外界之间的温度差不低于20℃,在拆模后,应及时覆盖混凝土的表面,让其缓慢的冷却下来。
第四,没有冷却的混凝土的脆性很高,因此,在结构冷却前,不能承受冲击荷载或者动力荷载的作用。
3.2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拌制
首先,在拌制混凝土的骨料时,必须保持清洁,不许含有冰雪、冻块、容易冻裂的物质等。如使用掺有钾或者钠离子的外加剂,则不能使用活性骨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砂石筛选尽量在零上温度时做,并且要用塑料纸或者油布盖好。
其次,为了降低或防止混凝土的冻害,应采用低水灰比和低坍落度,减少拌合的用水量。水需要按照热工计算、实际试拌,确保达到混凝土浇注所需要的加热温度。在拌合时,应该首先投入骨料、加热后的水,均匀搅拌,然后加入粉煤灰和水泥,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水泥与热水的直接接触导致的假凝现象。
最后,在拌制掺了外加剂的混凝土的时候,务必禁止使用含高铝的水泥,如果外加剂是粉剂,则可以按要求掺量,直接将其撒在水泥上面,与水泥一起投入;如果外加剂是液体,则需要先按要求配置成溶液,然后按照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的溶液配置成施工溶液,并且保证各溶液不发生混淆现象。
3.3 混凝土早期养护
在养护阶段,初期温度不能比防冻剂规定的温度低,在达不到规定温度,且混凝土的强度低于3.5Mpa情况下,需要进行保温,使温度升高,达到防冻剂规定温度。在带模养护期间,必须采用带模包裹、喷淋洒水、浇水等方法对其进行保湿养护,确保模板的接缝处不会因失水而干燥。为了能够顺利的拆模,在混凝土浇筑24~48h后,将模板略微松开,然后继续浇水养护直到拆模后,再在规定养护期继续保湿。在混凝土除去表面覆盖物或者拆模以后,趁混凝土的表面还比较潮湿时,迅速用麻布或者草帘等覆盖或者包裹混凝土的暴漏面,再采用塑料布或者帆布等包覆麻布前面所用的保湿材料。在包覆的期间,包覆物必须保持完好,搭接完整,并且其内表面应该带有凝结水珠。对于有条件的地段,应该尽量的延长其包覆保湿养护的时间。
3.4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质量检查
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般要严格关注湿度和温度。一般而言,在检查其养护湿度时,要关注其在吸湿材料上连续或周期性浇水的程度,是否使混凝土在养护期内始终保持足够的湿度及阻止混凝土水分蒸发,使其在饱水状态下的硬化程度。对于温度的质量检查要控制在混凝土拌制和灌注期间水和粗细骨料装入拌和站时的温度、混凝土的拌制制度等指标。
4结语
季进行施工,由于受环境的影响,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采用适宜有效的措施,采用恰当的混凝土配合,并作好热工的复核计算;严格控制现场的各个施工环节,强化现场管理;督促现场,保证各项冬季施工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JGJ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S]
[2]翟春华.浅淡混凝土冬季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