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江西基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3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难度越来越高,牵涉面越来越广,工程的大型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空前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大型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建筑项目管理现状,重点探究促进大型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有效对策,以期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过程控制;应对策略
一、影响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因素分析
1、目标的复杂性
工程项目既有管理层面上实现质量、成本、进度目标,也要在功能层面上实现技术、经济、安全、使用的目标,也要满足经济、社会、生态环保以及产业结构等层面上的目标,呈现目标的多样化。受各自利益的驱动和影响进而与主体目标产生冲突,对整体目标结果和时效上产生较大的制约。另外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不同时间段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处于动态和不确认。
2、活动之间互为条件
工程活动层次越高,涉及的活动范围越大,内容越广,完成活动所需时间就越长,对整个项目的影响也越大。同时,工程活动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从技术细节到执行环境,每一个轻微的变动,都会造成工程项目较大的波及,所以工程活动是不稳定、变化的、难以预测的。3、技术的复杂性
不少工程项目在实施中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攻克技术难题需要团队协作,技术融合,也需要技术创新,创新的投入以及创新主体受环境、产出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进而导致创新结果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4、组织的复杂性
参与工程项目的各组织间以及组织内部各层级间存在较大差异性,一般工程项目越大,参与组织就越多,项目管理就越难。从横向看,各组织间专业技能、服务理念、企业文化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相互问沟通、协调、适应性均存在不确定性。从纵向看,各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运作机制、人员素质、专业技能、受培训等方向均会影响到工程项目执行结果。
二、大型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控制的策略
1、充分了解各方需求
由于工程项目参与单位众多,这些组织均不同程度的参与了项目,各组织间或与主体间存在技术、利益、资源等多方面的需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彼此联系,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需事先了解各干系人的需求,包括范围、规格、型号、标准、数量、技术、功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及各自利益、愿望、自我价值等多层次的需求。只有充分了解各方需求才能凝聚共识,统一项目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
2、项目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越是复杂的项目管理,越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过份僵化的流程式的管理,创造性和适应性是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各组织、各层级间无法根据变化的、多样的情况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行有效的、即时的调整。项目管理人员在制定计划时,不可能兼顾到所有因素,有必要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调整方案与应对策略。
3、提高团队凝聚力
由于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项目的团队成员主动、即时的反馈随时遇到的突发情况和问题,并提高主动跟踪和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这就需要调动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项目。只有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成员之间增加沟通和了解,促进项目的信息交流。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帮助成员自我实现、自我成长,提高团队成员的事业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进而促成项目目标的实现。
4、增加沟通
对于一些简单的和不确定性较低的工程项目,主要的沟通方式是单向的,如书面形式。当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性较高时,沟通的需求和要求在增加和变化,由于项目变更很多,书面的交流效率太低,单向沟通容易引起信息不对称且效率低下。通过讨论,推动项目的状态的更新和计划的实施,并且确保沟通的即时有效。另外,分散的工作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集中办公的频繁互动交流协作模式。
5、客户参与
对于一个大型项目,由于存在诸多不确性、多变性,必然增加了项目执行的可操作性,在目标和解决方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客户直接认可确认是非常必要的。否则项目根本无法进行下去。毕竟项目处理的是客户的业务,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客户不正是最好的帮助资源和合作伙伴。
三、大型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前招投标文件管理
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为保证实际施工质量,促使项目施工更加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业主方管理人员或业务代表需要提高项目管理的重视力度,善于在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等多方面进行管理与控制,并与施工单位开展广泛的合作,配合相关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促使项目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项目施工前期的招投标阶段,应致力于选择责任意识较强的企业,并且对施工质量控制技术和成本造价管理等方面在招投标文件中进行严格要求,确保现场施工各项举措和施工行为服务施工合同的规定。致力于形成施工企业和监理方对项目质量的双重复合控制,切实保证在大型建筑物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案的有效落实,促使项目建设满足实际要求。
2、施工中材料管理和变更控制
针对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管理而言,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组织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中,应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招投标清单中的要求,并且,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为项目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实际管理中,由于大型项目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规模大,相关领域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材料的分类工作,对项目中应用的原材料进行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的划分,并且对其进行分类储存和管理。在建筑材料和设备的应用前还需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查,确保进场材料的使用标准与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相一致。
为使工程变更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与合理化,需要构建完善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施工中发生的变更进行审批和管理,确保各项变更项目经过有效审批后方可签发。
3、竣工后质量验收和运维管理
大型建筑完工后,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建筑物的施工符合合同规定,并且对部分施工控制细节进行检验。项目竣工后,也需要对造价管理和控制问题进行查验,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流程,提供项目支出明细,对大型建筑的施工进行系统控制,以此确保项目施工建设质量符合行业规定。对于实际验收中,相关检验内容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应严格控制与管理,拒绝在验收材料上签字认可,保证大型建筑项目质量验收的合规性。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可安排后勤管理人员参与到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中,并且形成有效的运维管理方案,保证后期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实际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对管理和运维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促使管理工作产生经济效益,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永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0(11):54-56.
[2]陈琪.分析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11):211-212.
[3]王乔.基于过程管理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20,41(11):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