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霖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110168
摘要:在城市中,针对工业遗址公园,做好景观改造、保护性开发等工作,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充分、合理的利用,让工业遗址公园成为城市中的美丽风景,为人们营造独特的休闲娱乐场所,让城市更具特色。本文分析城市工业遗址公园的建设意义,并探索在该类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景观改造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景观改造;保护性开发;工业遗址公园;城市
引言:在城市发展中,当工业厂房废弃后,原有的土地资源需要尝试合理利用。为保障城市的多元化发展,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居住环境,对工业遗址的再开发受到了充分关注。工业遗址公园的开发及改造,让原本的工业废弃场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不但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有利于特色城市文化的构建,一举多得。
一、城市工业遗址公园的建设意义
在城市中,工业遗址公园的开发,可以再利用、保护曾经的大型工业遗产,它的建设意义如下:首先,公园建设能让大众获得放松休闲、艺术气息浓厚的景观环境[1]。该类公园也具备普通公园的同等功能作用,可以让人们获得放松休闲的场所;其次,公园建设能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作为工业遗址所改造的公园,它有着历史及文化的浓厚气息,是工业文明在长期发展下,所积淀形成的产物。该类公园的建设,能让工业遗址的文化得到体现,带领游客在公园空间中,不断感受、了解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最后,该类公园能集未来、现代及历史为一体。而要实现公园该类功能,需要设计师做好景观改造的设计,借助新功能及形式的设计,使其和传统互相融合,让公园增添现代元素,或借助科技手段,将未来发展的一类可能展现出来。
二、城市工业遗址公园的保护性开发及景观改造原则
当工业产业转移后,原有的工业建筑便被废弃,它也属于现代城市中的宝贵土地资源,需要获得科学充分的利用。在城市化的发展中,城镇土地的利用率受到了各地的充分重视,期望借助对不同土地的灵活利用,为城镇居民营造优异的生活环境,优化城市形象,让城市发展得到推动。针对工业遗址,将它改造成公园,在保护性开发的前提下,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不但为群众提供了娱乐休闲的场所,也保留了工业遗址具备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一举多得,有利于工业遗址文化的保留及传播。
(一)合理应用保护性开发方式
遗址公园即在保护工业遗址的前提下,对周边实际的景观环境合理结合,经过改造设计、开发再利用,然后通过公园形式呈现的一类古迹保护手段[2]。在现阶段,保护它的手段包括:保存展示遗址现场,例如展示当下现存的机器设备、文物或者设施;在已完成勘探的、现有遗址的前提下,挖掘未知遗址存在的历史信息,再将它们完整、合理的进行呈现,让考古、遗址展示及利用可以同时进行。作为对文物、古迹等展示的载体,在遗址公园中,有效的景观设计,可以让载体遗址、文物等展示对象,实现有机合理的结合,让游客成为观众,在该类公园形式内充分参与,借助遗址本体、遗址的文化内涵,促使游客可以游历于历史长河,体会空间时间的互相交融。
(二)明确公园开发改造的主题
在开发及再利用工业的遗址时,要确保主题能和遗址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相符,围绕历史及文化价值确定主题[3]。在景观改造的设计中,要能基于遗址,将其具备的历史文化背景紧抓,充分的展示各城市的真实发展和历史;挖掘工业遗址具备的内在,让遗址公园具备的应有功能可以被充分发挥及展示;在开发保护时,应当避免忽略公园主要的展示对象是遗址此原则,不能随意的增添小品、雕塑或设施,避免影响公园要表现的实际主题,破坏公园原有的景观环境氛围。
上述问题都会影响保护遗址本来风貌的工作,影响它原有的真实性,让遗址公园变成休闲绿地或普通公园,导致公园不能对自身的文化及历史价值充分体现。
(三)完善法规制度和监管体系
在参考国内文物保护法后,为让遗址公园的开发更为标准化,国家文物局进行了管理办法及规则的出台,在一定程度内,让文化遗产保护法存在的空缺得到了弥补,但该工作还有着不够完善、细化及具体等不足,在管理体制的落实上,执行力度也较为欠缺。因此,在开发设计遗址公园时,往往会存在各类新的问题。例如会存在遗址被开发商建楼盘、对遗址的乱填乱埋等问题,但在惩罚措施的不具体下,该类问题的处理也只会不了了之。
为解决上述问题,各省市要在结合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对相关制度做好完善,保障法规法律的细节化、全面化及具体化。其次,可以针对工业遗址公园的建设状况,建立对应的管理部门,通过培训制度的建立及落实,以专业人才管理及监督不同乱象,并重视专门咨询、监督等机构的建立,使其服务于景观改造及遗址公园保护。在遗产保护的政策中,记录了详细的税收优惠策略等内容,可以支持文物建筑的修缮,使其获得一定补助,且国家也充分关注传统小商业、手工业,它们是城市生命力、传统中的一部分,需要对此给予一定保护及支持。
(四)优化遗址公园改造的技术
调查可知,针对工业遗址,在现有的修缮工作内,还对传统技术和工艺有所沿用,未做好现代技术的融合,让传统修缮技术获得优化。因此,在修缮之后,部分工业遗址会和原本的遗存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技艺、高新技术之间的融合及协调程度非常有限。例如在修复开发明城墙时,后续修补城墙会和原本城墙存在一定区别,新旧城墙间会存在明显分界线,最终带来文物失真、破坏遗址原真性等问题。针对该类状况,在遗址公园的保护性开发中,各地要积极探索新技术的融合使用,以技术优化,让现有的保护性开发工作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五)让群众增强遗址保护意识
在现阶段,部分工业遗址公园存在着商业化明显的问题,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未受到充分重视。因此,群众也不认同遗址公园具备的价值,不具备充分的保护意识。其次,针对工业遗址,各地有关单位,也未重视宣传工作的大力开展,未能普及化、大众化的对遗址做好推广,因此更多群众不了解破坏遗址的严重性,或破坏遗址,或认为破坏遗址的行为损害较轻,对此视而不见。
在部分遗址公园中,会存在忽视公园真实的容量限制,一心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过多的游客,会让遗址所承受的负担加重。为了让游客的一定游览需求获得满足,公园内也会存在如索道、饭店等的休闲娱乐形式,促使遗址公园丧失原本的建设作用,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的一类工具,使其具备的文化价值受到了破坏,让遗址会遭受到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害。为解决该类问题,需要各地政府的重视关注,充分发力。针对遗址公园的开发保护,地方政府要能确定政策保护的措施,再借助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遗址公园所具备的各类价值,促使群众能深刻体会到遗址公园具备的重要价值,进而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避免遗址公园受到破坏。
结束语:在现代城市中,工业遗址公园的存在,它可以发挥自身的娱乐、历史及文化等不同作用及价值,让城市形象得到优化,让遗址公园成为保留、宣传历史及文化的场地。在现阶段,我们要树立保护工业遗址公园的良好意识,从政策完善、技术优化、主题明确等多点出发,让遗址公园的景观改造、保护性开发可以顺利科学的完成,保护独特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付华,张明庆.北京市工业遗址保护性开发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41(001):46-52.
[2]张静,董佳琳.论旧城改造背景下景观保护,利用与开发的重要性[J].建筑与装饰,2019,000(024):P.23-24.
[3]宗瑜璐.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城市景观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20,No.482(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