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棎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9期   作者: 管磊
[导读]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用地规划条件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磊
        涡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徽省毫州市 2336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用地规划条件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引导内容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是土地使用者在进行土地利用和建设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确保城乡建设活动符合城乡规划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关系初棎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发展基础是土地资源,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起步相对较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也相对较为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而影响城乡规划建设的进程。对此,政府部门与有关部门需要做好配合,积极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资源管理的结合,旨在能够更好地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有效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概述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城乡规划的实施都是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服务的,从本质上讲,虽然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与城乡规划的实施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作贡献。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想要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进行合理的协调管理。
        2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棎
        2.1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解决盲目征用现象,就需要对土地征用程序进行完善,提高土地征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首先,需要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并对土地征用为农民造成的损失进行合理分析,再根据农民的具体损失来进行补偿。并且在对农民的损失进行分析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土地征收对农民造成的间接损失进行分析,避免农民出现不满情绪。其次,还需要对土地征用进行市场化管理。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土地进行科学的征用,在征用土地之后,相关的开发单位还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方案,以此来保障土地征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在对农民的土地进行征收时,还需要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土地征收工作并不是要放弃农业发展,而是要促进农业经济多元化发展,避免农民放弃农业,导致农业经济水平降低。
        2.2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可以互相促进
        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可以使城乡规划更加高效。因此,必须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开展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为城乡规划提供参考和保障。同时,城乡建设工作人员应正确认识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提升城乡建设效率。这就要求在开展城乡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可能会对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然后为城乡建设制订科学完善的工作计划,规避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土地管理规划和城乡规划有序开展。在开展城乡建设时,应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之间的协调工作,保障城乡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质量。
        2.3提升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是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主体,如果管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那么就会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顺利开展。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时俱进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首先,在人员选聘时,应加强对应聘人员综合能力的考察,从源头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其次,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帮助管理人员了解最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树立管理人员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不断充实自身,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4加强城市设计引导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规划建设富有活力、彰显魅力、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应依据总体城市设计,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街坊城市设计,明确出让地块的建筑特色、公共空间和景观风貌等方面的技术条件,将这些条件与规划条件一并作为建设项目用地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
        2.5切实注重“多规合一”推进工作的开展
        无论是对于土地规划管理工作还是城乡规划实施来说,“多规合一”并不是这两项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所谓的“多规合一”主要就是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利用来构建出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提高我国的国土资源利用率。因此,为了使“多规合一”能够顺利的开展,就需要对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科学细致的整理,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来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6实现土地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
        ①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建设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规划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的环境效益为代价。一方面,土地规划利用决定了城市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一个深层次作用体现。②协调好土地管理规划体系和工作路线。在编订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计划的过程中,要重点凸显出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的价值,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发展,减少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拓展规划项目和范围。③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目标的协调。不管是土地总体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需要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目的,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7优化土地征用管理工作内容
        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难以避免需要征用土地。我国针对土地征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补偿方案。在开展城乡规划过程中,如果必须征用土地,要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同时不断优化征用管理工作的内容。第一,提升土地征用的市场管理水平,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完善土地征用工作流程。第二,解决土地征用和农民生活之间的矛盾。征用土地意味着有一部分农民需要放弃土地使用权。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因此在征用土地之前不仅需要让农民了解征用土地的必要性,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这样土地征用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第三,征用土地过程中需要以土地性质和质量为基础,然后制定最合理的补偿方案,并结合国家对土地征用的补偿政策为农民提供经济补偿。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地段的土地和特殊地段的土地在征用过程中要有一定差别,这样补偿方案才更加合理。
        2.8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审批数据库互通
        在信息系统建设中以数据为中心,建立集中统一的规划、土地要素数据库,促进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有机融合,实现地下、地表、地上各类信息的统一共享、内在关联和标准管理,为各类行政审批奠定必要的数据基础。
        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利用量加大,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文章立足于土地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影响关系,结合当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健全土地利用体制、强化人才队伍培养、管理部门打造、土地整治标准优化、城乡规划和土地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思考如何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另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健全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最终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孟珏.非规划类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建设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72-73.
        [2]郭宝麒.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16.
        [3]王翔.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4):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