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婷
江苏国恒检测有限公司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要:基于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明显提升,从而在思想上树立出先进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性,所以,国家加强了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在目前所涉及到的各项环境监测技术中,离子色谱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该技术通过对离子与离子型化合物的监测分析工作,可以实现对环境质量的准确判定,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对于提升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预处理技术,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离子色谱技术;环境监测;应用;预处理技术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离子色谱技术属于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也被称作为高效离子色谱。该技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在离子交换基础上,对阴阳离子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流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进行准确判定。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现有的离子色谱技术中,通常主要涉及到了双柱法与单柱法两种形式,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发挥出非常明显的优势,不但其操作流程非常简单,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最终监测结果的精准性,能够实现对多组有机物的共同监测,因此,将离子色谱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作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最终的环境监测效率与质量。
1、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1离子色谱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结合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在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属于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对大气环境进行检测时,将离子色谱技术应用到其中,可以对离子当中涉及到的相关元素进行全面掌握。
比如,在对氯化氢进行检测时,如果在大气中含有非常多的氯化氢元素,那么将会对周边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对周边居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主要是因为在氯化氢是在垃圾或者是有机物燃烧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对离子色谱基础的合理应用,在对氯化氢含量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严格参照相应的标准要求,完成对相关样品的采集工作,先取出两只大型气泡吸收管,然后将10mL或50ml吸收液分别灌入到吸收瓶中串联,通过硅胶管的使用,可以将吸收液与微孔滤膜过滤器之间进行有效连接,对于最终所形成的样品,在实验室中通过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与以往的监测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离子色谱技术对大气中的氯化氢含量进行监测,不但可以有效保证最终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药品,从而对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缓解。
1.2离子色谱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中,水环境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与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将离子色谱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过程中,特别是在对城市污水进行监测时,首先需要使用相应的处理柱,然后有效去除有机物与其他重金属离子,在此基础上可以有效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另外,结合离子色谱仪使用性能,以及离柱的易破坏性进行分析,在对水环境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工作可以实现顺利开展,需要对样品进行有效处理,保证样品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求之后,才能开展相应的监测工作。
2、离子色谱技术中的的预处理技术
2.1对于水溶液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在对水溶液样品进行处理时,滤膜处理法属于一种普遍应用的预处理方式,但是,因为受到滤膜性能的影响,所以只能在含有不溶性颗粒物的溶液中进行使用,所应用到的设备为微孔滤膜。采用滤膜法进行处理时,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高度重视:第一,对样品实际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在对微孔过滤膜进行选择时,需要对孔径进行明确,同时保证在清洁度上可以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其他有机物大分子可溶性化学物、金属性水溶离子或者是小颗粒物等混入到溶液中,从而有效避免色谱柱在对样品进行监测时,其监测流程或者是监测结果收到影响;第二,结合色谱仪的主要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滤膜或者是砂芯,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滤膜或者是砂芯当中的成分会对阴阳离子带来干扰;第三,离子色谱仪在进行监测之前,可以在对离子水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对滤膜的有效清洗,在测定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空白背景进行扣除;第四,对含有干扰物质的复杂水样,需用相应的预处理柱进行去除,一般主要包括RP柱或C18柱、H柱或Na柱。
当采用以往的滤膜处理方式时,在监测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对滤膜处理原理进行应用时,又相继出现了几种属于滤膜处理的方法。首先,渗析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在浓度平衡原理上来开展监测工作,对离子交换膜中的离子通道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促进高浓度离子与低浓度离子之间的有效扩展,这样就能对样品当中的离子进行有效去除;其次,超过滤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应用了减压过滤的基本原理,一般应用到不溶物以及大分子的分离中;最后,电渗析法。这种方法属于渗析方法中的一项组成部分,主要在原理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通过在外部设置相应的电场,从而促进渗析过程效率的不断提升。
2.2 对于固体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对于固体样本的预处理技术,按照样品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主要可以划分为浸出法与浸入法两种形式,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其流程主要体现在了以下方面。首先,在对浸出处理法进行应用时,为了对固体样品中涉及到的污染物进行准确测定,不但要将测定重点放在非金属物上,同时还需要对阴阳离子引起高度重视。因此,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侵出处理方式,通过水或者是其他溶剂的合理应用,将固体当中涉及到的阴阳离子进行有效分离。在保证样品离子形态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从而为后期离子色谱测定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对浸出处理方式进行应用时,需要对测定离子的差异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溶液的合理选择。在保证离子基本形态的基础上,提升浸取过程的效率。
在对分解处理法进行应用时,主要是对固体样品进行处理,对于固体样品中的非金属元素进行准确测定,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主要将非金属元素转变为酸,然后在通过离子色谱仪完成相应的测定过程。
3、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离子色谱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时,可以发挥出非常明显的优势,不但操作流程非常简单,并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最终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对于相关单位与人员而言,一定要加强对预处理技术的研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预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与选择,将预处理技术的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对于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健龙.在线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研究[J].绿色科技,2020(12):154-155.?
[2]修莺盟.离子色谱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性能分析与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5):35-36.?
[3]张毅华.离子色谱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9,31(08):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