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轩阁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沈阳 110168
摘要:本文引入AVC理论探究城市滨水公园AVC内涵,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专家筛选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三方面构建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浑河滨水公园规划及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浑河滨水公园;AVC;指标体系;
近年来城市游憩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滨水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亲水的公共休闲空间的同时,在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市民活动交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休闲产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滨水公园建成投入使用以及周边土地集中开发,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休闲产业经济发展和城市生态空间保护三者间的平衡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平衡好城市滨水公园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滨水景观规划的关键问题。目前,国内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评价研究以单一角度或社会与生态双方面居多,缺少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出发对滨水公园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吸引力(A)、生命力(V)、承载力(C)三方面,构建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1基于AVC的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评价体系
AVC理论核心是三力,即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alidity)、承载力(Capacity),简称AVC。该理论由刘滨谊最先提出,目前AVC评价体系已从最初的风景区拓展至乡村景观、城市景观等多种领域中。城市滨水公园建设的目的,是在保障滨水绿地充分发挥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当地开发,一方面满足城市景观形象建设的需要,优化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城市居民及游客提供游憩环境,其建设的目标紧扣在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与AVC评价目标一致,为AVC应用到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中奠定了理论基础。
2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2.1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权重值的确定
根据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特点同时借鉴AVC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以系统性、代表性、独立性、可行性为原则筛选评价指标。结合对沈阳浑河核心段7个滨水公园的实地调研,立足于提升滨水公园景观综合效益,选择景观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作为项目层。通过文献调研法,在前人对滨水绿地和AVC评价指标研究基础上[[[] 高凤娟.城市滨水公园发展现状研究[J].江西农业,2018,22:75-76.],[[] 郎小霞.滨水空间特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01:44-46.],[[] 杨洋,黄少伟,唐洪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州绿道景观评价模型的构建[J].广东园林,2018,4004:30-35.],[[] 李华,蔡永立.基于AVC评价的湿地公园旅游规划比较[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3001:58-62+94.],[[] 张幸幸,吴晓华,蔡景伟.基于AVC的景区村庄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盘垟村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9,4901:30-34.],[[] 汤雨琴,郭健康,靳思佳,沈琳,车生泉.郊野公园游憩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3,3105:79-88.],[[] 赵莹.基于景观三元论的沈阳市滨水游憩空间调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 王秋鸟,邓华峰.基于AVC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以三岔村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03:298-303.],[[] 林葳,喻来,陈舒静,罗言云.城市生态滨江绿地定量评价与对策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30(01):345-348.]],并依据专家意见最终确定27个指标构成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yahhp10.0软件建立重要性矩阵,专家对各层指标两两比较并打分,通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计算所得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权重。最终得到指标权重值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png)
2.2权重分析
根据三力权重分布可看出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相对重要性是承载力>吸引力>生命力。由此可以逆推出,在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其承载力处于首要地位,因此我们应以保护公园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提高景观吸引力,同时提升生命力,最后使其三力协调发展。同时,将各因素层相对于目标层A1的权重值进行分布比较,将权重值的分布情况划分五个区间,0~0.05,0.05~0.1,0.1~0.15,0.15~0.2,0.2~0.25,分别对应着一般、重要、比较重要、十分重要、绝对重要五个等级。根据各因素层权重值分布情况可知,生态环境承载力处于绝对重要位置,资源空间承载力处于十分重要位置,吸引力中的自然景观、游憩功能处于比较重要位置,吸引力中的人文景观、交通可达性以及生命力中的外部环境、公园管理水平处于重要位置。另外,游憩服务与产品、游人心理承载力也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浑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过程中,应以以上指标为侧重,进行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或提升改造。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过程中应以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前提,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承载力,使滨水公园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公园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布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合理舒适的游憩活动空间,提升公园资源空间承载力。其次,应对滨水公园自然景观和游憩功能进行提升,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憩体验。另外,还要注重人文景观特色挖掘,提升景观文化内涵,加强公园交通可达性以及公园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利用滨水公园环境资源优势带动周边环境的发展。同时提高公园管理水平,促进浑河滨水公园全面协调发展。
3总结与讨论
本文根据沈阳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的特点,借鉴AVC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效益出发,基于景观的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力要素构建了沈阳市浑河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本研究是AVC理论在城市滨水公园评价体系中的实践应用,对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由于城市滨水公园综合评价指标,涉及专业众多,指标相对较复杂,需要各专业协同研究。现阶段从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综合研究滨水公园景观的文献较少,评价因子选择等需要在后面研究中予以完善和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