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变革,“互联网+”注重互联网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的理念逐渐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与践行,教育领域同样不例外,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大大拓宽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视野,特别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多媒体、自媒体、新媒体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做好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仍然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走,本文就结合互联网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分析如何做好、改革做好“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引言: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为网络的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学生会收到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误导,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在互联网思想下的思政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高校思政课程需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理念,培养出爱党、爱国的接班人。高校思政教师要会用、善用信息技术,采用多种渠道开展科学的思政教育。
一、善用互联网中的核心内容与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能够为思政课程带来诸多便利,教师首先要重视互联网思想在思政教学中的践行,认识到互联网对思政教学的帮助性,善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信息,从信息内容中选择科学的思政教学内容,为思政教学工作提供科学的教学素材,例如在进行思政教学时,思政课的内容相对比其它科目缺少了一些生动性,而利用互联网中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热点高、新鲜度强的事件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分析思政课内容,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做到全方位的培养综合性人才[1]。
其次是要善用信息技术,互联网领域中的信息多样性与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能够使思政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形式与模式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视频、音频、文字相结合、QQ、微信等平台等多种技术来展开教学,注重拓宽思政教学的渠道,多角度、多维度创新思政教学形式,思政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还做好思政教育的覆盖性,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政知识的推送,利用微信公众号、QQ看点、抖音等时下学生喜欢的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知识的推送,还要做到与学生进行及时交流,时刻进行学生思想教育,让思政教学不在局限于课堂,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2]。
最后要进行互联网信息的筛选工作,互联网上的信息数不胜数,良莠不齐,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接触个体,并不能很好的分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思政教育要做好信息筛选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接触工作,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做好互联网视域的思政教育工作。
二、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互联网知识培训工作,做好对学生的引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在互联网视域下,思政教师要做好思政教育改革离不开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思政教师要注重新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相关知识的学习,会用、善用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加强思政专业知识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时事热点和学生们喜爱关注的事实的了解与掌握,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的思想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深入学生思想内部,创设中真正适合学生,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思政教育模式,上文中提到思政教育要做到与新媒体平台进行整合,善用互联网传播的广度,所以思政教育要能够会用、善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难题与困扰,让学生能够将生活、学习中的事对老师进行及时反馈,在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做到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3]。
同样,教师要定期进行思政专业和互联网技术的培训学习,做到与时俱进,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政教育改革,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样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想教育的疏导和引导,做互联网思维下的新型教师的同时也要做到人文理念下教育要求,以一颗积极的心态去帮助学生,教导学生,在课堂中、在网络渠道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思政教育工作,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综上所述,现阶段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中同样不例外,思政课程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做好思政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所以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视域下对思想教学的创新变革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兴趣与时事热点进行思政教学内容的优化、改良,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同样互联网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筛选,同样要教导学生如何“擦亮双眼”,科学鉴别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分辨是非的能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关乎学生三观的形成和未来的长远发展,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黎晓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8,(13).91-92.
[2] 董春辉."双微"平台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3).61-66.
[3] 于楠.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路[J].山西青年.2018,(13).10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