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展望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熊晓梅
[导读] 百年不遇的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

        熊晓梅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 万州        404155  )
        摘要:百年不遇的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打击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特别是小微企业,面对迟迟不得复工的现状,他们的现金流严重不足,用工需求的下滑也会直接抑制居民工资的上涨速度。拯救疫情下的小微企业,国家及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比如减税降费,尽快复工等等。在此,笔者仅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和产业结构调整谈点看法。
        关键词:新冠病毒 小微企业 影响 融资 产业调整

Abstract: The once-in-a-century outbreak of the new coronavirus in 2020 will be as devastating to China'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local war.In particula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faced with the status quo of delayed return to work, their cash flow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e decline in labor demand will also directly inhibit the rise of residents' wages.To save the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under the epidemic, the state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have also introduced releva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such as tax cuts and fee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return to work and so on.Here, I only analyse about the financing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Keywords: Coronaviru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mpact, financing, industrial adjustment

1新冠病毒对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的影响
        中国的第三产业从2003年开始逐步扩大,具体而言,2003年占42%,?而2019年占比达到54%。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同时吸收了超过半数的从业人员,?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小微企业的发展成为了社会良性发展的“稳定剂”。
        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打击不亚于一场局部战争。此次新冠病毒最可比的案例就是2003年的“非典”,根据统计局官方数据,我国GDP增速在非典疫情期间明显放缓,?增速下降2%左右。而这次新冠病毒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会更加深远,?疫情影响最严重就是第三产业,更大的第三产业占比预示了此次疫情对经济的打击面更广。根据03年非典时期的数据,第二产业增速恢复较快,三个月左右就恢复了,而第三产业六个月之后才恢复。在疫情来临之时,首当其冲的也正是这些第三产业中的小微企业。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春节,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而2020年春节,5000亿元的旅游市场,彻底冻结。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6,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5000亿元的餐饮市场也被拦腰斩断。不只是餐饮行业和旅游业,目前线下大部分商铺处于歇业状态,如酒店、泛消费品行业等都受到极大的冲击。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1对现金流的影响
小微企业的发展,犹如海中小船,遇到风浪极易翻船。

他们资金有限,提供的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他们需要按时负担房租、工资、贷款利息开支。如果是餐饮行业,遇到这次百年不遇的疫情,他们还要承担随时可能变质的囤货;他们还要负担家里的各种开支。以西贝餐厅为例,西贝已经处于餐饮行业市场的领头羊,但是西北餐饮董事长以西贝为样本,道出了餐饮业的行业困局:“西贝一个月的工资就要1.5个亿,即使贷款发工资,我觉得撑不过三个月。”每停工一天,就意味着企业要承担房租、工资、贷款等各种支出。哪个企业又有足够的现金流?
1.2 对用工需求的影响
小微企业发展的受阻会严重影响到用工需求。根据03年非典时期的数据,当季城镇登记失业率较前一季度上升了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增速大幅下滑近40%。前面已经提到中国现在第三产业已经占据大头,那么今年的用工需求下滑会更加糟糕。用工需求的下降会直接抑制居民工资的上涨速度。非典时期的就业率、用工需求和居民收入增速均在疫情结束9个月之后才回暖。当然现今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已与当年有所不同,当年的数据仅作参考。
拯救疫情下的小微企业,国家及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比如减税降费,尽快复工等等。特别是苏州政府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更是简单明了,直击要害,值得全国各地向他们借鉴和学习。在此,笔者仅对小微企业的融资和产业结构调整谈点看法。
2 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展望
2.1 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展望
         对于小微企业有效的政策支持直接影响到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尤其在此次疫情寒冬下。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利用种类繁多的投资公司一定程度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我国在近几年也设置了各种类似的平台以期解决类似的难题,但是这些资金要么被用于一些风险极高的金融衍生产品,要么直接进入了房地产行业,所以国家从2018年开始逐渐收紧了此类平台,可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的民间资金更是僧多粥少。
         目前的情况是仅仅依靠银行的贷款难以突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笔者建议,国家可出台可行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成立定向的,针对小微企业的风投基金,特别是针对扎根在中等城市或县、乡的企业。此风投基金可用于投资所在县域内的小微企业的天使(概念阶段)、VC(企业初发展)、PE(进入良性发展)等阶段。将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更加紧密的联系,良性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与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2.2对小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展望
         这次疫情的快速发展对于小微企业的短期打击是极大的,从长远来看,政府可以采取得当的措施来引导小微企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内部结构的优化。我国的第三产业在过去15年间飞速的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服务类型的小微企业,成为拉动国家经济的主力军。其中不乏生产效率较低,产业创新性不足的小微企业。一组数据显示,美国高级和中级数字技能的工作岗位比例高达71%,而中国这一数字仅为5%。这个现象不是由于中国员工素质低造成的,而是中国企业需求决定的。中国企业目前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在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环境中缺乏投入压力,整体而言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因此缺少平台为高级技术人才提供足够的岗位。
目前,由于市场环境的局限性,企业的投资往往追求短期化,造成了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升级的不同步,?而这恰恰是服务业和制造业相结合的地方。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效率偏低,很有可能让国家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难以达到产业的升级换代。在此次疫情结束后,结合上面讲的国家对于企业的融资,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高端服务业导向的融资,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基础,带动工人素质和劳动效率双重提升,最终让国家的第三产业得到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对策.[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536920221603705
[2]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的十六条措施.[EB/OL]http://www.xjdaily.com/c/2020-03-02/2099522.shtml
[3]深圳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小微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办法发布.[EB/OL].https://news.sina.com.cn/c/2020-03-01/doc-iimxxstf5484077.shtml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