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鸾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联兴小学 530109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认真写好汉字有明确的要求,而练字对学生性格和品德的养成都有帮助。虽然小学阶段每个学段的写字要求有所不同,但要让小学生写好字,还需要从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方法、书写习惯抓起,这样,才能写出规范的汉字,提高写字的质量。把字写好,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十分重要。怎样让学生产生写好字的念头,并且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呢?这不但需要正确的指导,而且还需要学生良好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字感兴趣,才会想着把字写好。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笔者认为,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关键词:小学生;书写习惯;培养
引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资讯传播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导致当下小学生“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的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汉字书写不规范、笔顺不对、结构不美,同音字词滥用等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有胡编乱造的汉字盛行于网络,隐语化、曲解化等现象严重。曾经肩负文化传承重担的汉字,在漠视、淡化的汉字书写的教学实践中,着实面临着“危机”。
一、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写字教学方法缺少研究。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对各个年级段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心对课文的理解,将写字教学方法简单化,边缘化。备课时从来没有考虑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字,大部分教师只写不导,写而不评,方法单一,千年不变。学生变成了被动抄字的机器,字越写越差,失去了写字的兴趣。2、注重少数,忽视全体。学校为了营造多元文化氛围,打造书香校园,开设书法兴趣班,培养写字特长生,参加各种书法比赛。这种只重视特长生的培养,忽略全体学生的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初心。而这种现象在学校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急功近利思想在作祟。
二、写字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激活识字、写字兴趣,让学生体悟汉字的魅力
识字、写字教学,要从兴趣入手。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营造有趣、多彩、快乐的书写汉字氛围。如可以引入图文、动画、歌谣、游戏等内容,组织相关的竞赛评比活动,寓写字、识字于竞争评比活动中,以促进汉字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生自控力差,对汉字结构、部首的学习,易产生厌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用“榜样激励法”。如介绍王羲之“临池学书”,让清水变“墨池”的故事。也可以讲述因写错字而闹出笑话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正确书写汉字的情感共鸣。教师要表扬写字好的学生,并展示其书写作品,供其他学生学习评价。让学生思考“该同学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让学生从肯定、鼓励中获得满足感。注重不同汉字书写评比活动的开展。如采用“小红旗”评比法,对连续三次获得写字“优”的学生,发放“小红旗”,期末进行“红旗评选”,颁发奖状。
(二)学会观察田字格和体会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
观察了解田字格,看起来简单,在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孩子们低年级的时候就要引导他们根据田字格位置规范书写,不仅有助于他们早日形成规范正确的书写汉字的能力,而且也能够早日了解形成对汉字间架结构的把握。掌握基本笔顺书写的规律是写好字的关键之一。横平竖直,撇捺要舒展,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再两边。当然,具体的笔顺指导还应对具体的生字。课文后面的每一个生字都有规定的笔顺可以参照。
如遇特殊规则时再进行具体指导,如:三框儿字“医、匹”最后一笔是竖折;“这、赶”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但书写顺序不同,“这”先写里面再写外面,可“赶”却先写外面的“走”再写里面的“干”。关键笔画的处理是写好字的又一关键。语文教材中每个一类生字都是写在田字格里的,我们可以在学习生字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到其中的关键笔画,那就是田字格中接近竖中线或横中线的一笔或者是在字中起着平衡作用的那笔,关键笔画位置不对,就显得缺少美感,松紧不分,闲忙不分。比如在教学“半”字时,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第三笔“短横”贴着横中线起笔,第四笔“长横”要写得长一些,最后一笔“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把这些关键笔画找准了,写起字来就能充满美感。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要写好字,首先要做到坐姿、握笔姿势正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但写不出好看的字,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特别要注意学生坐姿、握笔姿势正确。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写出的字规范、工整,如果能做到美观就更好了。写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先让学生观察,教师再示范。正确的写字姿势不是一下子就练成的,要花很长的时间,这要求学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其间,教师要特别重视书写指导。每次写字时,要让学生先准备好纸和笔,坐端正,然后手把手地示范怎样握笔、运笔。练习写字时,教师应该不断提醒学生,横要写平,竖要写直,撇和捺要写舒展,并且在学生写字出现错误时,及时地予以纠正。也可以拍下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从而找出错误,指出怎么改正,以加深印象,避免再次犯错。学生书写时,教师要经常提醒他们:头放正,肩要平,脚下不乱动,及时纠正自己的坐姿。写字时,要正确地握笔,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大拇指和食指对齐,离笔尖一寸处捏住,中指垫在笔下面,无名指和小拇指藏起来,身体坐正,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进行书写练习。也可以编个儿歌,让儿歌领路,学生们乐在其中,易于理解。教师要随时发现、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让学生逐渐学会并掌握正确的做法,最终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榜样激励,树立信心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由于人生阅历有限,对历代书法家的了解很少,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他们的成就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他们的崇拜之情。如向学生介绍王羲之的书法,引导学生欣赏他的书法作品,讲王羲之写字换鹅的故事等。这样,在学生的心灵里就会产生崇拜感,进而产生练好书法的冲动,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用学生身边书法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榜样的崇拜之情,激励自己写好字。
(五)保证写字时间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技能是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提高的,任何一位书法家都需要长期的书写练习才会取得成功。通过协调识字、阅读、写话等教学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写字练习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才能逐步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写字练习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强调运笔及结字,加以充分的训练,从而逐渐形成固有的肌肉和姿势记忆,并适当地鼓励学生,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形成良好的书写品质。
结束语
总之,汉字书写危机的化解,绝非朝夕之功。要从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抓起,从学生练习基本功入手。教师要重视汉字书写教学,拓展识字习字路径,因材施教,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精髓,增强识字写字兴趣,慢慢写好汉字。
参考文献
[1]毛孝珍.小学生书写能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陈依.关注核心素养重视小学生的书写习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71.
[3]朱晶.基于习惯培养的小学生书法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37.
[4]朱建昌.培养小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方法探讨[J].华夏教师,2019(18):18.
[5]王海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7):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