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 516001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正日益影响我们的教学活动。微课没有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可以在不同空间不同地点随时随地完成知识的传播与信息共享。与此同时,微课也能够满足求知者对于不同知识的渴求。本文将具体探讨微课设计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为促进现代科技化高中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设计;教学模式
前言:微课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以外的教学补充,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的专家对于微课的定义也不尽统一,大体来讲,微课有以下几种特征。第一,微课的时间不能太长,一堂微课的时间限定在五~十分钟以内为最好。第二,每堂微课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计划与课堂设计,不可以因为微课的时间过短而忽略微课课程的本质属性。第三,微课的一节课程可以只研究一点问题,一个主要的知识点。在一节微课中需要在本课程内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用心设计,课程的内容要精简明晰。第四,微课课程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观看,发挥其最大意义。
一、微课设计要抓重点、分清主次
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着力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高中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对于高中生的操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课程的占比比较少,教师们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而微课课程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
信息技术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之中有非常多的知识内容,但是,微课教学老师不能把全部知识内容都纳入一节微课之中。因此,在微课的教学中,老师要学会辨析教学的重点,与内容的主要部分[1]。详细的来说,首先,微课教学的老师可以先找出能够在微课教学中讲解的内容,随后将这些内容详细的归类,把内容的知识点分成主要内容与次要的内容,按照课程的重要程度再进行归类细分,重要的知识内容可以首先制作成微课。其次,微课的教师可以把内容关键但是不急需的知识内容放在第二阶段的微课课程之中,把第一阶段重要的微课课程讲解完成以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微课课程教学[2]。最后,微课课程教学的老师可以把剩下的知识点放在第三阶段的微课教学之中,作为学生微课学习的补充基础。因此,教师可以在完成前期的微课教学之后把此阶段的知识内容作为前期的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对于微课课程中所有的知识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对于微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设计与规划,这样才可以为微课课程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微课设计需团结协作,共同开发
仅靠一人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完成微课课程的开发的。教师在创作微课教学的过程之中也需要充分的发挥团队写作的精神。
微课课程应该由信息技术备课小组的一同进行规划与分配,微课教学的教师们应该在备课小组的领导下共同创作微课教学的知识内容,并且可以把大家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在曾经微课教学的开发初期,大多数的教师们都是一个人进行微课课程的创作,只凭借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微课教学的研究与制作,教师之间并没有互动与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了微课课程的教学进展缓慢,形成了教学资源上的浪费,从而也导致了微课教学的质量并不高[3]。有些微课课程的知识点每一位教师都有对其制作,但是有些课程的知识内容,在教师之中却没有任何老师对此涉及。在经过了漫长的实践过程之后,终于研究出了微课教学的方案,微课课程教学的备课小组充分的发挥了微课课程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教师们要组成一个团队,将备课的内容进行一个详尽的规划。备课小组应该统筹分配微课教师所涉及的内容,以团队合作形式运行,才能够使微课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合理的规划,增强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出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微课课程的教师们能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之中发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把微课课程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在微课教学的制作方面,应该再配合上一些技术性的指导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发挥出微课课程备
三、在教学之中运用微课
在高中的微课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互相兼容,微课的课程制作需要精简。教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应该预先告知学生们微课学习在课程教学内部的蕴含的重要性。微课的任课教师应该传授学生们正确运用微课进行教学辅助学习的方法。任课教师应该推进微课教学在学生中的使用程度,让学生们以微课的教学方式为承载体,进行课程的预习与巩固。除此之外,教师们也要把微课的课程引入教学的课堂之中,助力学生们详细的了解某一困难的知识内容,以达成团队协作的课堂互形式,对于课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期间,教师需要对学生们耐心的指导,对于课堂的知识内容进行补充。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微课来说是在互联网中能够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目标以及任务等进行优化组合的一种教学系统,在整体上讲是一种以视频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视频中主要记录了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它主要是围绕着一些相关知识点展开的一种教学过程。和传统教学课堂相比,微课课堂在具体教学内容上是比较精炼的,能够真正的在课堂中突出教学重点以及相应难点。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微课来说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较为单一的教学资源,能够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课程的教学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衍生物。教师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微课融入到了高中的教学之中,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微课与传统的教学课堂各具特色,教师们应该深刻的理解教学的课堂才是学习知识的关键,微课课程只是教学课程之余的辅助教学模式,任课教师们应该把微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为高中课程的教学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亚涛.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信息化教学探究[C].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2019:208-211.
[2]冯思杨. 微课在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谭梁.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分析[C].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三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822-826.
[4]顾红燕. 基于分层教学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