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高效教研 享幸福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李杰周
[导读] 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专家型的新时代人民教师,

        李杰周
        红河县宝华镇中心校  654407
        摘要 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专家型的新时代人民教师,要创“高效教研”,即用心备课,剖析四课。讲课要把握热闹的“度”,该“热闹”时才“热闹”, 每位老师要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与乐趣俱来;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评课要有侧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
        享什么样的教学,便创什么样的教研。教学即教研,要把教研原本化、常态化、制度化,使高效教研落地、生根、开花;要把教学、教研和学校品牌特色创建,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为使创高效教研,且本着来源于教学,最终是教研服务于教学,正所谓“鲸落于海,研归于教”。这样,高效教研更优化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体现了“幸福教学”的宗旨,促进了学校品牌特色创建,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效;教研;幸福;教学。
        正文 学校在日常教研所占时间较多的活动是:四课,即说课、讲课、听课和评课;而占用时间较少的是教学设计和例行备课。备课与四课既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教研活动,又是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究竟该怎么创高效的教研,才能享教学的幸福呢?
        一.用心“备课”,创高效教研
        磨刀不误砍柴功。备课虽然所占用的时间较少,但这项工作是教师最基本的教研工作,也是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基。
        1.备课的误区。一堂好课,一堂成功的课,一定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课。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助科学理论的指导,而不要陷入“误区”。常见的备课误区:①对现成教案的直接拷贝;②应付检查,搞形式主义;③借集体备课,制作同构教案;③教案成了网上的拼盘资料。
        2.备课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工作和成果物化经历,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3.改进备课的几个基本视角:让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移,注意“教”与“学”的互动,“预设”要为“生成”留有余地。
        4.有效备课的原则与基础: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做好对学情的客观分析,认识自我的长处与不足,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准备。


        5.针对教学环节的基本备课要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6.创新备课活动的形式,由于多媒体的不断普及,掀起了备课的改革浪潮,同时给教师在备课时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力,让教学更有成效。
        二.剖析 “四课”, 创高效教研
        (一)说课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这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说课的整体内容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
        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二)讲课要把握热闹的“度”,该“热闹”时才“热闹”。从头热闹到尾的一堂课是不正常的,反之,从头到尾都不热闹的一潭死水的课也不正常。老师应是一堂课的“控制师”,如何当好“控制师”的角色是每个人都必须深入思考的。
        总之,每位老师要做到:教学与艺术联姻,高效与乐趣俱来。
        (三)听课要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听课者应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要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四)评课要有侧重点,但不要面面俱到。综合评析法包括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从处理教材上分析、从教学程序上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享什么样的教学,便创什么样的教研。教学即教研,要把教研原本化、常态化、制度化,使高效教研落地、生根、开花;要把教学、教研和学校品牌特色创建,以及教师专业成长有机结合起来。为使创高效教研,且本着来源于教学,最终是教研服务于教学,正所谓“鲸落于海,研归于教”。这样,高效教研更优化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体现了“幸福教学”的宗旨,促进了学校品牌特色创建,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