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杭州余杭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在我国市政道路方面,受到诸多因素(含初始设计、经济发展、资金等)影响,再加之车流量与车辆荷载的持续提高,导致多数区域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不能满足当前交通运输所需,故对其加以改造拓宽具备一定必要性。本文对市政道路改造拓宽中基础施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造拓宽;施工分析
引言
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当要做好相应的质量管控,同时也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对拓宽施工技术的把握。本文对提高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和公路拓宽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进行阐述,希望对公路拓宽施工有所启发。
1路基加宽方式的选择
1.1一侧拼接加宽
此形式在整治先前路基方面难度较高,此区域中央隔离带同样有待整治,如此难以使新路基和旧路基两者的强度保持一致。
1.2双侧拼接加宽
虽然此形式无须较大工程量,然新、旧路基在诸多方面(含设计与施工等)存在显著不同,如此不能保证双方间结合的紧密度,结合处大多会见诸多质量缺陷。
2公路拓宽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路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对道路进行路基基区开挖后,老区基础和前期地质勘探资料存在差异,受水浸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承载力不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软基处理。
2.2路基成品保护存在不足
由于在扩宽改造过程中没有完全封闭交通,大部分采用半封闭的形式,但由于未能有效实施相关保护措施,导致一些人不知不觉地对道路造成伤害,影响了路基施工质量。
2.3工程的施工质量
改造拓宽市政道路时,施工质量有重要的使用,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改造扩宽的质量,施工质量严重不规范,不能保证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武安路道路改造位于县城中心地带,交通流量大,地面、地下管线错综复杂,我施工队要求施工单位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路面破损情况,记录路面的施工数据参数。综合考虑道路的力学性能、平整度、厚度,经过改造扩宽施工后的各项指标应满足施工要求。改造市政道路,扩宽施工,会直接影响市民的旅行和城市的交通。因为市政道路是交通的主要通道。市政道路和热管、电缆、排水系统、管道都有联系,城市市政道路与市民的生活和社会的运营密切相关。市政道路改造扩宽时,如果基础工程不能达到质量要求,就会破坏与市政道路相关的公共设施,危及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路基工程施工
拓宽道路、开辟改造工程前,可以调查现场现有道路管线情况,通过下列措施严格控制,有效防止管线破损现象。具体措施是:(1)与相关管线单位提前沟通和协调,获得所有管线的路线图,详细掌握管线的具体前途位置和埋深,努力进行现场打点放样工作。(2)根据管线图纸,严格控制施工各部分的质量,防止管线受损。(3)部署了专业技术人员,对管道的特定位置进行了准确的调查,相应的非plain部位也很一般化。(4)在管线位置树立鲜明的标志,为施工人员制作必要的技术教程,明确掌握管线的具体位置,在施工中撤离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管线破坏。
4拓宽具体施工要点分析
(1)设计市政道路改造拓宽项目的前期工作是,全面调研待施工项目,包括系统调查原有道路附近的地形、土质、地质、气候以及水文等信息,并对原有道路每年的路况、路面质量问题(包括坍陷、水毁、裂缝与拥包等)发生状况及其相关整治对策展开全面了解;另外,尚需全方位勘查地基,及时掌握软土地基厚度与分布区域信息,由此给出具备有效性、可行性的治理方案,从而有效避免路基完工后失稳问题的发生。(2)旧边沟、边坡施工与台阶开挖。原有道路两侧的水沟因长期浸在雨水中,其下方土质非常松软,甚至部分演变成腐殖质土,应对其实施回填处理;在边坡施工方面,根据1:0.5进行削坡处理,如此可彻底清理其表面的杂土,使其承载能力得到充分保障;在台阶开挖部分,开挖过程中,其最下端应向内放坡(一般控制在2%~4%区域内),同时以从下至上的次序逐阶挖填,每个台阶的高度控制在80cm以内,并规范遵循规范要求实施压实操作,直至台阶开挖到平齐于旧地面的深度,并于台阶处进行土工格栅的布设;边坡处理以及台阶开挖施工,可达成衔接处全面融合目的,提高衔接处的抗剪性能与摩擦力,由此促进新旧路基整体刚度与强度的显著增强。(3)重点做好整治旧路基与软土地基工作,挖除旧路基内的土体,换之以轻质填料,如此可有效防止附加应力所致的消解影响;待成功完成原有路边坡处理工作,基于软土深度情况,确定出适宜的处理软土地基的治理方案,接着采取常规手段对路基实施加宽操作,同时合理把控路基填筑速度。
5公路拓宽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
5.1公路拓宽技术
扩宽工程是一项比较特殊的工程。特别是一级道路从4车道扩宽到两边各1车道,扩宽到6车道的情况更是如此。工程工作面小,材料、机械设备、人员出入很困难,设备处理麻烦,大型设备不能工作,设备利用率很低。要重视工程的核心部位,确保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道路扩建工程过程中最大的技术难题是确保新老路基整体稳定性的问题。一般来说,现有的老路基由于多年负荷和自然沉降等多种因素稳定,沉积量少,扩宽完工的路基,经过后续处理过程。发生沉降不平衡时,如果对这一部分的扩宽沉降不全面掌握,经常会对新修道路的行驶产生综合影响。
5.2提高新老路基衔接紧密度
在新老路基结合场所的改善过程中,要做好碾压工作的综合控制,一般要结合设计要求和密实度,对新老路基结合处用打夯机的分薄层填筑压实。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冲击碾压方式,更有效地提高新路基的压实程度,防止不均匀沉降。在路基充填过程中,不同的填料性质往往会影响路基压缩、变形和沉降,因此,在新路基填料的选择及充填质量控制过程中,宜采用级配较好的宕渣、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有效提高新道路的强度和刚度,可以减少路基在荷载情况下发生的变形。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碎石填料有效减少路堤的压缩变形,不断提高路基的荷载能力。在混合石子的过程中,颗粒大小要小于10厘米,对含水量过大的石子要进行一定的干燥,减少其含水量。
6加强市政道路改造扩建及改造基础施工的管理手段
6.1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做好工程前的准备工作。①在实际施工开始前,要做好人员方面的准备工作,对工程人员进行技术交付训练活动,为道路路基扩大改造提供质量方面的保障。②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也就是说,要详细参照以前的施工图纸,现场勘察道路,完全清理现有地面和边坡,干净地拆除旧路缘、边坡保护、旧路肩、边沟、原结构的翼墙或挡土墙。③在发掘元老层楼梯前,在旧路肩设置监测点,检测段边坡土质,充分掌握施工区土质含量和密度,选择适当的改造施工工艺。
6.2加强施工测量管理手段
在我国城市道路扩建改造的全过程中,施工前期工作非常重要,施工测量是施工前期的重要工作,正式施工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全面测量,对相关数据有准确的信息记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事前保证。因此,相关施工单位要重视加强前期施工测量管理,对设计图严格把关,提高设计质量,加强施工公司施工测量的准确数据记录,或制定表格等,做好对道路信息的调查。例如,甘肃一个城市对市政道路扩建及改造前期的施工测量信息有明确的记录,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表1。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施工质量,延长道路寿命,避免施工再次重复的可能性,缓解交通堵塞对人们正常旅行的压力。
6.3做好施工环境维护
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要为施工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例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与工程所在的街道及社区的沟通要协调好,得到现场周围居民和商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开始施工前,要与交警及城市管理部门协调,妥善处理相关工程围堵道路施工手续,并根据交警、城管、环境保护等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将施工中发生的土方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或及时回填和利用。确保与各职能部门的良好合作与合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4加强设计指导
城市道路扩大改造过程中,现场施工复杂多变,设计单位必须增加设计的指导服务,施工出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协商解决,做好设计变更。施工期间,对软基处理方案的变化、地下水渗透沟排水、沙壁、基层从水泥稳定砂砾基础向钢筋混凝土、增设级配碎石垫层的方案,都要在现场发现问题后,设计单位先到达现场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地质勘探单位,进行协商和解决,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6.5优化排水结构
地表水排水不畅会导致道路积水,严重渗透到地下层结构内部,对道路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大部分旧道路的质量标准一般较低,旧路基的强度也低于新路基的强度,因此长期使用后,新老路基的连接处会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路面开裂后,地表水从裂缝部位持续渗透到路基结构内部,加快损伤速度。因此,扩大道路和改造路基的工程设计时,要充分设计道路排水结构。在扩张段中,可以按一定的间隔设置横截碎石盲沟,连接新老路基的纵向盲沟,排出路基内部的水。在中央分隔带位置设置防水层,并在上面设置石子盲沟,将渗透的水连同盲沟一起排出路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路基施工过程的复杂性及多变性,相关单位及技术人员要结合现实施工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方案,并安排专业的监理人员旁站,加强各个施工环节及重点部位的施工监测及跟踪,同时也要严格、认真、仔细的落实好相关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整个路基施工的高效优质开展,为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奠定良好基础,进而促使道路为城市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家欣.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7(08):154-155.
[2]陈少贞.某道路改造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四川水泥,2019(12):63.
[3]杨成兵.市政道路拓宽改造施工管控要点[J].四川水泥,2019(12):48.
[4]吴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3):44-45.
[5]罗方林.市政道路旧路改造中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8,17(32):38-39.
[6]马记.试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技术[J].地产,2018(21):165+167.
[7]唐坤.试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的施工技术[J].居舍,2017(29):59+61.
[8]裴辉.城市道路改造“白改黑”施工技术探讨核心思路分析[J].智能城市,2017,5(1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