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阅读教学提问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9期   作者: 周利君 陈玉株
[导读] 如何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受到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周利君  陈玉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重庆,400065
        摘要:如何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受到教育教学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众多,但研究对象多为在职一线英语教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X高校2020届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英语阅读教学提问进行研究,发现受文本、学生和经验等的影响,实习教师提问范围紧扣话题但轻用语、重视文本理解但轻共情、时间分布合理但轻导读以及把控缺少经验轻思维。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备、控、思等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以期为后续阅读教学改革以及师范生培养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英语阅读;提问策略;实习教师;特征;影响因素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X高校2020届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进行研究,从提问分布发现他们的提问特征,探索影响提问行为的因素。
1.研究设计与过程
        X高校2020届英语师范专业共计46人,2019年下半年集中在A小学和B小学的本部和多个分部实习一个学期(四个月)。笔者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发现阅读教学设计和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拟结合阅读阶段和提问方式研究:(1)实习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上的提问特征;(2)影响他们提问质量的因素;(3)结合提问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提出后续改进建议。
        本研究研制了两份问卷,采用问卷星先后发放与回收。问卷1从实习学校教材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上选取了两篇阅读材料,关于天气(图1)与日期(图2),分别以四、五年级为提问对象,请46名调查对象作为提问主体针对每篇阅读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环节和预设提问。回收问卷31份,其中有效问卷31份,去除与阅读材料不相关的提问,共收集有效提问325个。
        图1阅读材料1(Unit 3 Weather, Grade 4)
图2阅读材料2(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Grade 5)
        问卷2在问卷1结束后发放,主要包括调查对象、英语阅读教学整体理念、英语阅读教学提问策略等三个部分,其中后两部分的问题设计来源于文献。回收问卷31份,有效问卷31份。
        在问卷调查数据收集的基础上,随机选择了3名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性访谈,具体围绕他们所提问题是否涉及用语过难,阅读前和阅读后是否设计问题,以及他们的提问依据和提问策略。访谈时长平均每人16分钟,对录音文字进行转写、编码和解读。
2.研究分析与发现
         2.1提问范围紧扣话题但轻用语
        根据阅读材料1的主话题“天气”和次话题“地点”、“活动”以及材料2中以“日期”为主的话题和相关话题“活动”,提取了实习教师所提问题中的关键词(表1),发现:
表1 提问数量与占比(大致视角)
 
        
        
        
        
        
        实习教师所提问题与话题相关占比99.7%,提问范围能够依据阅读文本,紧扣话题;大部分用语规范,考虑到了用语的清晰度与准确度,但少部分提问存在用语难的现象,未考虑到提问语句中的语法超过了学生知识水平,占比4.3%,例如:
If you were John, what can you reply?
Have you ever travel with your family?(Material 1)
Have you ever take part in such party?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want to come to the party? (Material 2)
         2.2提问重视文本理解但轻共情
        基于建构主义的阅读课提问模式认为提问主要从篇章主旨理解和细节、词汇处理两方面进行。
表2 提问数量和占比

        
        
        
        
        
        
        


        实习教师提问处理文本细节最多,从文本着手进行细节处理,而不是直接捕捉词汇字面意思,直接对词汇进行处理不到1%。不过总体上细节处理远多于篇章。
        在篇章上,大部分提问关于社会信息,这远远超过了评价类提问的数量(表2),部分社会信息提问如下:
Who write the letter?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Material 1)
What is it about?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Material 2)
        评价类提问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向:一是关于读者喜好,例如“Do you like the party?”;其余提问可从学生层面获取更多信息——“What else can John reply?”,
“Is there anything missing in the text?”.
        图3 阅读教学目标
        实习教师认为词汇是阅读教学首要目标(图3),紧接着是文本掌握。实习教师有处理细节和篇章的意识,引导学生获取文本细节信息,体现了阅读文本作为提问中介,对实习教师提问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实习教师初涉课堂,还处于专业发展阶段——关注课堂,对提问对象了解不够,实习教师获取的提问信息多来自于文本本身,而较少关注文本对学生情感是否产生影响,能否引发情感共鸣。
         2.3提问时间分布合理但轻导读
        根据提问时间段,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阅读材料不同,大部分提问都出现在读中(表3),总计达到了66%,读前和读后的提问数量近乎相等,呈现正态分布。
        表3 提问数量和占比(时间段)
 
        
       

       
        
        
        
        
        实习教师对读前提问关注不多,认为读前提问是为了介绍材料背景。与此同时,实习教师常在读中提问是为处理细节(表4),而足够的提问才能让学生迅速又准确地获取信息。
        

        
        
        
        总体上,实习教师在各阶段提问内容合理,分布合适,这说明在提问时间段上,实习教师作为提问主体,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少部分教师较少关注导读提问,导读提问若进行得当,整个提问会更具有效性。
         2.4提问把控缺少经验轻思维
        实习教师因教学经验不足,总是让学生自愿回答,他们有时也会指定部分学生回答或全班集体回答,但最终结果多为学生回答意愿不强烈、教师自问自答(图4)。
        图4 阅读上提问指向
平时很少(考虑候答时间),只要给足够的反应时间差不多了,达到目的就成。有时候学生不理解自己所提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所采用的句子和词汇超过了他们的现有知识水平。(访谈2020/02/07)

        提问内容方面,参考性问题的数量约占展示性问题的一半(表5),主要是为了处理细节信息和词汇,更多是为了检测学生的理解,而较少引导学生思考。
        表5 提问数量和占比(内容)

        
        
        
        


        图5 阅读课中提问目的
        在教学目标上,他们将朗读文本和认读词汇放在首位,实习教师提问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和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图5),而较少考虑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提问形式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yes/no”问题,大部分问题都是“wh-”问题— “what”, “how”, “where”, “why”, “who” and “when”.这也与阅读文本话题“天气(图1)和日期(图2)”相关。但在这些提问中,仅有一个“why”问题“Why the weather var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备目标、备内容、备语言
        有效提问策略包含四个步骤:备问题、设计和提问、把控和评价提问、给予反馈[1]。本研究更多关注于以下三个方面:备问题、设计问题和把控提问,此外,课后及时反思也是重要一环。
        课前备问题,实习教师需要准备一些重要的问题来增强问题的预设性,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和提问内容,考虑每一个提问用语的难度。
        L. Costa 和J. Garmston曾提到关于提问的教学指导模式——引导性提问,以增强回答的开放性和回答的可能性[2]。基于回答的开放性和可能性,在提问内容上,更多参考性提问是有必要的。实习教师可避免只围绕细节进行提问。不过,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之间的数量平衡是不绝对的[3]。
        备问题过程中,实习教师需要备语言,注意语言的清晰自然以及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当。
         3.2控导读、控追问、控时间
        在导读时,实习教师可将“wh-”问题标准化,用于处理细节信息或词汇,也可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先以Who, What, Where, When and Why等词进行示范,设置一个简单的信息库来指导学生如何基于所给信息进而收集所需信息[4],尤其是“why”问题使用,或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刺激。
        在阅读中,实习教师应给予篇章社会信息和评价类提问更多关注,融入学生生活和他们的喜好、态度于课堂,使得他们更加积极进行阅读,主动探索文本细节。
        另外,实习教师应尽量避免自问自答,这种情况除了可以通过课前备好用语来实现,也可以有意识设定候答时间可以充分利用类似于追问[5]这样的提问策略。同时,所提问题从易到难。
         3.3思质量、思技巧、思层级
        反思贯穿英语教师自身发展。课后,实习教师应将课上提问应用与学生表现和反馈充分结合起来进行自我反思。便于找到后续改进方向。
        实习教师还应多关注学生思维层次,就学生的思维技能对提问进行反思。国内学者将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英语阅读课上的提问联系起来,这一点可以作为实习教师研究的方向,将阅读课上学生的提问与思维层级一一对应,长此以往,或可发现自身用语习惯和需要提高之处。
4.结语
        本研究通过收集分析实习教师阅读教学提问,发现他们提问时间分布合理,重视文本理解,但所提问题较少关注与学生共情,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在影响因素层面,实习教师基本上具有提问的媒介意识和主体意识,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阶段来看,作为实习教师,他们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领悟和落地还需要加强课堂实践和理论学习,从备、控和思三个方面着手进行重点改进。
        本研究样本仅来自于X高校,样本来源和样本数量均有限,后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师范院校更多数量的英语师范专业实习教师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Ma X.Y. The Skills of Teacher’s Questioning in English Classes[J].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2008(4), 92-100.
[2]郭满库.英语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指导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3(11):92-93+96.
[3]徐立群.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类型的调查与分析[J]. 外语界. 2010(3):60-65.
[4]陈凯.试论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与应用[J]. 国外外语教学. 2004(3):13-17.
[5]胡青球,埃德·尼可森,陈炜.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模式调查分析[J]. 外语界. 2004 (6):22-27.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儿童英语阅读能力与思维技能双发展实验研究”(批准号:2019YBJJ107)和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平台“儿童外语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编号:201605)重大课题“儿童英语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双进阶式发展实验研究”(批准号:17PTXM11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周利君(1980— ),女,湖南株洲人,汉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语教育与思维训练。
陈玉株(1998— ),女,重庆大足人,汉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