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聪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南瓯实验小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教学纲要中倡导,小学体育教学应当以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开展符合小学生身心特征的趣味性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并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指导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游戏化
引言:游戏化教学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立足于核心素养培养与体育技能提升的目标,开展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切实有效的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
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与学校受到以往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体育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只有文化课学习才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是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所以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由于对于体育课程教学不够重视,对于体育教师的安排也不够科学,所以很难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受到学校的影响,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很难按照小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施教。再加之教师自身教学观念较为传统和落后,在教学实践当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认为文化课才能够提升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课程,所以在教学实践当中,对于教材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时过于被动,学习热情得不到提升,所以小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不够完善,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二)教学模式科学性不足
根据相关教学调研结果和实际教学经验来看,目前国内多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体育教师仅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热身后便开展自由活动,学生活动的随意性较强,难以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教学效果和学生兴趣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体育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不足,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的不到针对性培养,体育素养发展也十分有限,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错误认知,让学生错误的以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学习意识也自然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无法得到展现,对于体育教学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
由于教师在教学当中体现了主导性的作用,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都会影响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教学能力,端正自身教学态度,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实践教学当中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以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和主导来进行教学拓展。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总结,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素养,在实践教学当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素质,强化学生的实践探究意识。
例如:在传统的跳跃教学中,教师会选用理论讲解与实践练习,但是此种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体育学习就是一个训练过程,难以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教师可以有效引入传统游戏“跳方格”游戏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先在地面上画出小方格,然后让学生拿着一个小石子扔到某个格子上,按照顺序依次跳格子,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也可以增加格子的灵活性与可变换性,使跳格子游戏更具趣味性,通过游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反复训练给学生带来的枯燥乏味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二)完善教学方案设计
体育教师在开展正式体育教学活动前,需要科学的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确立教学内容与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在游戏化教学中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需要通过趣味性游戏与丰富教学语言的运用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学氛围中,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前的锻炼,确保教学活动的安全性,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以篮球体育项目教学为例,在开展正式教学活动前,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设备加以有效利用,为学生播放NBA、CBA职业篮球比赛,让学生对充满竞技性的篮球运用产生一个初步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运动经验对篮球的技巧和竞技属性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中掌握篮球技巧与规则。多媒体教学方案设计中还可以融入相关的趣味性教学游戏,例如篮球知识问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活力,从而促进游戏化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形势下,教学活力有限,课堂氛围较为枯燥,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深化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知。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游戏化互动氛围的营造,强化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为游戏化体育教学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开展跳远体育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示范跳,让学生可以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然后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模仿准确性进行评价,给予学生表扬和纠正,让学生可以对跳远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发挥学生的带头作用,让前几名的学生作为小组长,选择组员开展小组竞技。
以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为例,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游戏化竞赛机制,将游戏竞赛和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体育教学项目的竞技特征,从而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养成正确的体育思维。对于100米短跑教学来说,为强化学生的短跑技能掌握,教师可以利用传统的“龟兔赛跑”游戏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参与,创设特定的游戏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化环境中掌握短跑技巧,切实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结语:游戏化教学方法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所设计的,对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化教学形势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探究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升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邱智鸿.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新课程(中), 2017, 000(011):107.
[2]沈诚康.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影响[J]. 科学教育, 2020.
[3]张栋, 王明远.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少年,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