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露
武汉东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受西方建筑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然而,近几十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所回归,中国风已经成为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一种代表,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建筑艺术相融合,寻求中国风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达形式,突出建筑布局、空间形式、符号运用等多种设计思想,强调建筑功能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完美统一,使现代建筑艺术既体现出时代特色,也能够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关键词:中国风;现代建筑设计;艺术表达
1传统建筑设计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价值
1.1人文性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背景的文明古国,经历过许多不同的时代,随着时代的更迭变迁,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认识也发生巨大变化,建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设计特点也会发生改变。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发展,也并非所有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都被摒弃替换,相反时代的更迭会将优秀的传统建筑设计筛选出来并继承发扬下去。例如苏州园林以及北京的四合院等等,这些传统建筑设计风格中都蕴含这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庭院深深深几许”、“天人合一”等人文价值在其中,是我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2实用性
建筑设计并非华而不实的“花瓶”,仍然存在一些经过后世百年甚至上千年使用后依然存在的传统建筑设计,这些建筑根据不同地区的居住人群的居住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特点而设计,极大地提升了这些建筑的实用性,也正是因为这强大的实用价值使这些建筑设计经受住历史的考验,在时代变迁中保留了下来。“天井”作为客家传统建筑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建筑方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特点,这种建筑设计风格使建筑内部设计十分明亮开阔,与此同时这种开阔的内部空间设计为当地人们晾晒稻谷提供了便利条件,具有十分强大的实用性价值。
2中国风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艺术表达策略
2.1客厅空间的禅意表达
餐厅的功能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用餐对空间和环境的需求,整体建筑设计风格倾向于简约,中国风在该设计中的体现较为明显。餐厅左侧设计成为经典的复古屏风,采用双侧推拉设计,镂空木纹装饰效果,在灯具的选择上也强调了方正、素雅的造型及外观设计。在空间结构上,严格遵守中国传统建筑设计风格的中心对称性,使整个餐厅的设计效果更加灵活、均衡,同时,在空间色彩的搭配上,大量选用了传统中国风的白、青、棕等颜色,实现了现代餐厅设计与中国风的融合。
2.2传统墙体叠砌效果图
粉墙黛瓦是我国传统建筑,尤其是传统徽派建筑的色彩搭配,外围墙面以白色为主,底部地基周围与顶部瓦屋面则采用黑色,极具对比性。虽然部分保留了传统建筑朴实的色彩基调,但不也是单纯地复制粉墙和黛瓦。该建筑的大面积墙体定为红色长条砖,左侧墙体采用镂空的叠砌方法,留有想象空间,右侧以间隔有序的柱体取代连续墙面,保证空间的采光。虽然不是完全的粉墙黛瓦,但却是在新的功能和尺度下,新的设计理念与现代人需求下对传统建筑色彩元素的一种创新,一种发扬。
2.3门窗
门窗是建筑的眼睛,是建筑与外界沟通的渠道。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窗除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等功能外,更多的是以景窗的形式为大家所熟知。唐杜甫的经典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最好的例证。对景和借景作为中国古代造园最重要造园手法,其实现的手段就是景窗。明代计成《园冶》兴造论中“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教会造园者如何选择开窗的位置,门窗篇中“切忌雕镂门空,应当磨琢墙垣,处处邻虚,方方侧景”告知造园者过分装饰门窗墙垣,将人们的视觉焦点停留在门窗墙垣自身上的做法是不对的,真正重要的窗外的景色而非门窗墙垣本身。
贝聿铭先生从小生活在苏州狮子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有很深的研究,其晚年代表作品苏州博物馆入口大堂的圆形景窗,对景为自己精心创作的来自“米氏云山”意向的片石假山,给每一位参观者营造出一副精美的山水团扇画面。贝先生同样的设计手法也在日本的美秀博物馆中使用过,所不同的是景窗由圆形改为方形,内容由片石假山改为一棵迎客松。
2.4传统建筑当中的斗拱设计
古代没有现代技术的帮助,只能依靠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双手完成对建筑物的设计建造。我们已经很难通过现代房屋建设看见斗拱这种建筑设计了,现代技术已经代替斗拱掩盖建筑内部的构造。但是,在传统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现代技术能够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人们对建筑内部构造的遮盖只能通过斗拱这种建筑设计实现,传统建筑当中的斗拱设计能够有效增强房屋顶部与柱子之间的稳固性,这种设计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房屋在地震发生情况下的倒塌风险,对房屋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人们开始认为这种斗拱设计暴露在外面美观性不强,因此对这种斗拱设计进行优化,逐渐开始出现桶形状的斗拱设计,同时将绘画技术应用到这种建设设计中来,起到装饰作用,使房屋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2.5现代客厅设计中的中国风元素
客厅设计除考虑其功能外,还需要关注设计的合理性与设计元素的搭配。图中客厅的整体设计严格按照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对称风格,并选用木质镂空隔断作为装饰,增加空间环境的层次感。同时,正面电视墙的设计风格为传统水墨画样式,古朴且淡雅,与右侧色彩艳丽的油画形成鲜明对比。图中客厅设计采用了大量的中国风元素,但是,在家具的选择上却整体偏向于现代风格,为实现这一过度,设计人员从装饰品入手,采用传统插花艺术确保设计风格的协调性。
2.6传统坡屋顶效果图
传统坡屋顶无疑是中国传统建筑较具代表性的符号,其在美学和结构设计上的变化使建筑师能够沉溺于其风格上的关注,将屋顶转化为气候保护的元素,转化为一种赋予标志的特征,这也是其延续至今的缘由。该设计将大小不同的坡屋顶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续起伏的折线屋面,运用传统的建筑符号创新性的实现了另外一种组合的可能,将传统坡屋顶在现代建筑中的价值进一步展现出来。
2.7色彩
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色彩往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当人们提及到中国的宫殿时,首先想到的是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红色的宫墙以及汉白玉铺砌的台阶。当人们提起江南水乡时,总让人联想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色彩的搭配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色彩的运用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黄色是代表最高等级皇家所用的,平民百姓的家宅是严禁使用的。现代建筑设计虽然不像中国古代那样在使用色彩方面区分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仍然把色彩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来运用。何镜堂设计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其采用中国皇家宫殿围墙所用的中国红作为基本色调,代表的是中国的国家形象。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在色彩搭配上则以江南民居的灰白作为基本色调,外墙采用中国传统的白色抹灰,线脚采用灰砖收口。不同建筑师根据自己设计的不同类型建筑,使用中国传统建筑不同的色彩语言体系。中国传统建筑色彩在现代建筑中演绎出不同的华彩乐章。
结论
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应当根据不同建筑的不同特点来进行传统元素的融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应当起到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需要在建筑设计行业得到推广。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是大势所趋,也为中国本土建筑的现代性思考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杨博.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艺术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79-81.
[2]王韧.论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地产,2019,(14).
[3]陈督.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
[4]刘允之,王伟伟.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砖瓦,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