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荣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二幼儿园 邮编 718199
摘 要: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检验幼儿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把游戏的机制引入到教学中,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的游戏环境,通过趣味化、游戏化、视觉化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孩子在自主、快乐的游戏中获得语言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言活动 游戏化 渗透性 参与性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句话蕴含着新的教育观点,暨:重视幼儿语言的运用,为幼儿创设学习性、支持性和发展性的环境。幼儿园语言活动力求通过游戏化活动教学的开展,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语言活动的特点
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受其心理年龄特征制约。幼儿对环境中的语言刺激十分敏感,并有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且以模仿的形式出现。模仿的对象可以是生活中的成人语言,也可以是同伴的语言。但模仿最多的还是经常接近的成人语言,如父母和老师的语言。但是幼儿只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对象进行模仿。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听说经验,使其语言得以较快地发展。幼儿园语言活动受制于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尤其体现在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游戏性。游戏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在游戏中,角色分配,内容确定,规则遵守,都需要幼儿陈述自己的观点,听取别人的意见,统一玩法。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得到了实际练习。在游戏中,幼儿随角色而有语言对答、协调等,极大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
二、幼儿语言活动游戏化现状分析
1、对新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语言环境较差。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部分老师认为游戏并不是语言教学的必需品,而只是当作需要时的补充品。导致游戏对于对于幼儿至关重要的价值再加上对于创新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被埋没在老师有限的教学理念之中。同时,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在口语交流过程中夹杂着一定的方言或是口音,这对增强幼儿语言的规范性,纠正幼儿语言的规范性形成一定的阻碍。
2、语言游戏活动目标不明确,程式化现象严重。
教育部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提出了多元化要求,也为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且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幼儿语言学习提供了方向,但具体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各不相同。语言游戏活动开展之前老师们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使课堂可以井井有条地进行,都会提前做一个详细的计划。怎么提问,预计幼儿如何回答,如何衔接下一个阶段,整个活动基本都被计划与安排好。这种严格“遵守”计划,忽略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控性”的做法,限制了幼儿的天性,使幼儿感到约束和紧张,担心受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能感受到愉悦和轻松,幼儿也就不能真正在游戏过程中实现积极探索与内化,游戏也就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3、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缺乏渗透性,活动开展不够深入。
渗透性语言教育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强调幼儿在自然语境中使用语言、学习语言,在师幼互动中提升语言,从而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情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儿童对游戏是爱好的,应满足这个爱好,不但要有游戏的时间,而且要让游戏渗透幼儿的生活,儿童的整个生活是游戏"。
当前的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的内容以及形式并没有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同时,难以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语言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联系,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游戏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当然,也有个别教师过于依赖游戏内容,确忽略了其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从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欠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幼儿园语言活动游戏化思考
1、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养,营造良好的语言教学活动氛围。
作为新时代的好教师,就不能简单地把职业当饭碗看,就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将一颗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扑在学生身上,以真诚友爱之舟渡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那样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时刻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身为学生的榜样,就要不断提高自身幼儿语言教育的理论水平,提升语言交流能力,做到标准发音。在幼儿语言游戏活动中以幼儿为中心,作为教师,通过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纠正幼儿的语言表达错误之处,并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积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人际交往的快乐,并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发挥幼儿的潜能。
日本幼教专家高杉自子提出,推进幼儿园教育的三个论点:一是使幼儿能够情绪安定,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实施以幼儿游戏为中心的综合性指导;三是根据幼儿发展的个性差异进行相应指导。幼儿教师作为启蒙老师,是幼儿的亲密接触者,她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新时代的幼教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自身的儿童观、教育教学观和课程观,挖掘游戏在语言领域中最大的教育功能。同时,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不断增强各个幼儿语言活动游戏的参与性与合作性,激发各自的潜能。
3、善于观察思考,科学合理展开游戏。
(1)、幼儿老师要做善于观察生活、创新教学课程的开发者。游戏化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被网络或书籍等固定的游戏资源所局限,要把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游戏资源放到大无尽的日常生活中,使生活变成语言教学内容的不竭之源。时刻牢记,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给予了语言教学内容的活泼性、真实性,幼儿更加熟悉,这样幼儿可以更好地接受,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2)、幼儿教师要做幼儿行为能力观察者,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幼儿行为能力都不尽相同,作为幼儿教师就要做到善于发掘不同幼儿的特点,做到分类设计游戏,差别教育,进而促进幼儿个人行为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针对性格内向的幼儿,可以设计一些表演性的游戏,让幼儿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根据表演内容说出来;针对协作能力差的幼儿,可以设计一些科学探索游戏,让幼儿通过与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共同合作完成探索内容;针对词汇量少语言基础差的幼儿,可以设计一些智力游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丰富语言词汇知识内容。这中间教师只负责引导,游戏全程以幼儿自由发挥为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4、家园共育,巩固提升语言游戏化教学效果。
现有的幼儿园内教学时间有限,幼儿对语言游戏教学内容理解掌握的还很肤浅,这就需要调动家长和社会参与进来,弥补现有课程资源不足。家长们可以通过幼儿对园内所学知识的演绎,结合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知识内容给幼儿做现场指导讲解,巩固园内所学知识,提升幼儿语言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元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贾慧慧.幼儿园小班假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游戏的现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罗泽林.幼儿园语言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