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丽
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幼儿园 山东省招远市265400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的教育系统当中,幼儿教育作为学生的开端教育,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当代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奠定促进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幼儿作为刚刚接触学习的第一时期,因其年龄小、自制力差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等特性,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将益智游戏教学法融合进了幼儿教育当中,以此教学方法进行全面开发幼儿潜能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益智游戏;幼儿教学;应用对策
引言:益智类游戏,作为有益于幼儿智力开发的规则类游戏,因其颜色醒目地外表、生动有趣的玩法,非常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将其应用于幼儿教学当中,能够非常有效地激发出孩子对于未知事物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法对幼儿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科学研究表明,益智类游戏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独立思考意识以及动手能力意识,从而对幼儿的智力进行更好地开发与锻炼。
一、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学中地定位
幼儿园教育阶段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如今地幼儿教育中,每个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学方式有着不同地理解、不同地侧重点,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提升幼儿地全面素质却是统一地。幼儿因为年龄问题,不能有效地进行系统化地教学,只能通过其他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他们作为年龄最小的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他们的天性就是玩乐,所于,对于他们的教学模式就是“寓教于乐”。通过将益智类游戏融入到教学当中,是一种有效地辅助手段,益智类游戏是游戏当中具有教育意义的规则游戏,它是通过简单或者复杂地游戏规则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以此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思维敏捷能力。
二、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学中存在地问题
(一)益智游戏与学习无法合理融合
因为幼儿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力,所以教师根据幼儿喜爱玩游戏、活泼好动的特点,将益智游戏融入到幼儿的教学当中,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却有一定地弊端,那就是不能让游戏“喧宾夺主”。有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侧重游戏,但是往往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上的很高兴,学习的内容却没记住多少;有的幼儿园教师侧重学习内容,但是由于课程缺少一定地娱乐性,却无法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可是幼儿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教授知识才开展教学工作,其主要的内容才是最重要地,游戏只是教学地辅助手段,所以,如何将益智游戏与学习最大化地有效融合,这是当前幼儿教学中的难点所在[1]。
(二)未曾领会益智游戏的深层涵义
益智游戏作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娱乐性只是它的含义之一,通过益智游戏的规则来培养幼儿的游戏精神才是它的最终含义。幼儿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各种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过程进一步培养和引导幼儿的做事方法和三观的形成。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只注重了游戏对于幼儿的娱乐性,而没有深入挖掘游戏的深层含义,对于益智游戏的观念还停留在它是一件死物,一种辅助教学地工具上。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益智游戏不能很好地产生辅助作用,身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竭尽所能地进行深入研究,找到两者之间共存的合理方法[2]。
三、益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促进运用
(一)促进幼儿形成规矩意识
现在社会家庭中对于孩子很是宠爱,即使孩子做错事情也不会严肃地进行纠正,常以孩子还小为借口,导致很多幼儿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仅养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不懂得规矩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对幼儿在未来的学校生活是非常不利的。而通过益智游戏的游戏规则能有效帮助幼儿形成规矩意识[3]。例如:游戏“会动的球”,由教师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每组三个小朋友进行接力传球,每个小朋友抱着球跑固定的距离之后,再将球送到下一个小朋友的手中,以此类推,哪组的球先到达终点哪组就获得胜利。这个游戏的规则在于不能由一个人进行游戏,必须三人合作才算游戏获胜。通过这个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大致了解到团队合作的概念,也让他更好地明白规则的重要性,进一步产生规矩意识,这对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来说,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二)促进幼儿养成独立意识
由于现在家庭中大多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幼儿被家人宠爱的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大部分的事情都必须在家人的帮助下才能进行,而家人的这种做法对于幼儿养成独立意识有着很大的阻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益智类游戏帮助幼儿养成独立意识,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的好习惯。例如:“解绳结”游戏,需要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开绳结。由教师在一根长绳子上打5个不同的绳结,打绳结的时候让幼儿进行仔细地观察,教师计时后,幼儿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如何才能解开绳结,参加比赛的幼儿谁最先解开绳结,谁就可以获得一朵小红花表示奖励。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小朋友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操作,不能寻求他人的帮助,要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做;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也非常有助于幼儿养成独立意识。
(三)促进幼儿锻炼协调能力
由于幼儿平时在家中很少自己动手做事,所以对于自身的协调能力缺少锻炼的机会,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益智游戏促进幼儿提高协调能力。例如:“苹果树”游戏,教师可以在白纸上画出一棵树的样子,然后让幼儿剪一些苹果贴到树上,规则要求只能由幼儿自己动手剪和贴,幼儿只要剪个苹果的大概样子就行,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教师就要给予鼓励表扬。这个游戏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左右手和大脑的协调能力,而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也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促进幼儿训练专注力
学前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的年龄,在幼儿园上课期间总会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往往不能专注精神听课,教师通过益智类游戏能够有效帮助孩子专注能力的提高。在幼儿的教育中我们将注意力分为两种: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差等原因,有意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很短,这样不仅不利于幼儿的未来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师对于幼儿教学效率的提高[4]。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将益智类游戏应用到幼儿教学当中,以此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例如:“找不同”游戏,教师可以打印不同的动物卡片,每种动物打印2张,在打印之前做下小小地改动,然后让幼儿比较同一种动物的2张卡片,仔细观察,可以在卡片上找出几处不同地方,全部找到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礼物。教师可以经常带领幼儿做这类型的游戏,以此帮助幼儿提高专注力。
结论:随着我国教育系统对幼儿早教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多,幼儿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体系中的重点,通过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教师不仅能够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和进一步提高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幼儿自身的特点,认真加强对于益智游戏的深入研究,通过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让益智游戏帮助幼儿在教学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子峰.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益智游戏设计研究[J].今古文创,2020(10):83-84.
[2]鲁艺,汤宏伟.学龄前儿童益智游戏中的情感体验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10):106-110.
[3]王蔚.益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6(08):175.
[4]梁亚琳.益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5(27):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