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蒋亚洲
[导读] 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地基施工质量一旦不过关,影响的不仅是整个工程,更威胁到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保证地基施工品质是多么重要。
        蒋亚洲
        身份证号码:320724199008130016
        摘要:地基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质量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地基施工质量一旦不过关,影响的不仅是整个工程,更威胁到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保证地基施工品质是多么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对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促进当前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水平有所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现如今建筑建设的高度动辄几十米甚至一百米以上,建筑材料也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建筑高度的增加和建筑材料重量的增加,都对地基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果地基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则很容易造成整个建筑使用的不稳定性,严重的还会出现倾斜、塌陷等问题,对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形成严重威胁,所以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地基施工质量的重视,对地基施工工艺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确保地基施工的稳定性和强固性,不仅要满足相关规范标准,更要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1、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1.1前期准备
        建筑施工所涉及到的事项冗余繁杂,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后续工作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为了顺利完成地基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成为必然步骤。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场地进行地质勘察以形成地质勘察报告、对周围环境进行调研以形成可行性报告、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研究以掌握施工所需的所有物资、对施工人员构成及水平进行详细了解以保证施工质量等,为后续地基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护壁施工
        护壁是地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将其与地基施工看成一体,也可以将其看成独立工艺流程,在其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其混凝土要与桩基混凝土内部强度保持一致,才能使得护壁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护壁与地面相比明显要高,这是在施工中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需对护壁进行详细检查,才能有效避免在地基处理中出现漏水、断裂等问题。
        1.3混凝土配比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时,混凝土是必用的材料,所以关注混凝土配比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确定混凝土配比。而且施工人员要根据人工挖孔和机械钻孔的技术参数区别,一般来说后者更容易出现坍塌,两种挖孔方式对混凝土配比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配比具有很强实际意义。
        1.4灌注混凝土
        确定混凝土的合理配比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彻底的清理,详细检查孔底是否有杂物,保证孔底不被杂物污染,倘若孔底还有水分残留,在灌注施工时混凝土较为容易与积水相互融合,影响混凝土灌注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就要对孔底的积水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对灌注高度进行准确把握,为材料准备提供参考依据,这些都将对工程建设进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每个步骤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至于在施工中具体采用何种地基处理技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在下文研究中,主要针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碎石桩强夯法联合处理技术、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以及旋挖钻空灌注桩技术进行分析。


        2、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方法
        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搅拌而形成的高黏结强度桩,CFG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保证承载力的基础上大大降低工程造价,因为其采用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工业废料,不包含钢筋,而且施工过程中还保证了一定的速度,具有缩短工期、建设时间更短等特点,比如一台相应的机械设备在10天内就可以处理大约1000m3的地基面积,所达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其施工流程的大致为:正式施工前对场地的降水、开挖、水电等条件进行铺设,以满足CFG的施工要求;施工之前还要准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筑场地临近的高压电缆、地下管线、地下障碍物以及构筑物等调查资料,地基处理方案,施工组织方案,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图以及施工中各种记录、报审和报验的材料;进行CFG桩施工,包括钻机就位、混合料搅拌、钻进成孔、灌注及拔管、移机、成桩。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比如冬季施工时需要对混合料输送管及弯头进行防冻保护,避免造成堵管。CFG处理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应用到任何建筑物的地基处理中,而且工艺简单、成熟,施工速度较快,施工之后使得地基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2.2碎石桩强夯法联合处理技术
        强夯法虽然能够有效增强地基强度、降低地基压缩性,但始终无法改变土体结构,而土壤中的孔隙水使得土体不能得到加固,对地基承载力影响依然存在。很多工程实践证明,在强夯前在地基中打入碎石桩排水,将大大缩短孔隙水在渗透性土中的排水通道,强夯时就可以引起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上升,并在地基中发生雷锋,而使得孔隙水排除地表,孔隙水排出后土壤颗粒之间愈加严密,再进行强夯法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地基加固质量也得以保证。在使用该项技术之前,一定要对土层的各项参数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得到对地基结构的综合性分析结果,才能确保碎石桩强夯法联合处理技术实施效果。
        2.3振动沉管灌注桩技术
        该项技术是采用振动沉管打桩机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混凝土桩尖的钢管尘土土中,然后在管内下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的同时通过振动拔出钢管而形成灌注桩。一般在遇到勃性土、淤泥质土、淤泥、粉土、湿陷性黄土、松散至中密的沙土或者是人工填土等情况时,都可以选择该项技术。施工流程大致为:测量放线确定桩位、桩机就位、振动沉管、插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振动并拔出桩管、完成桩的浇筑。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桩位的准确性,在沉管中需对管内是否有杂质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水或泥浆较多,应该拔出桩管,利用砂回填桩孔之后重新进行沉管操作,在灌注混凝土时一般要灌满桩管或略高于地面。
        2.4旋挖钻空灌注桩技术
        该项技术的应用对土体自身质量的要求较为严格,通常是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粘性较强的土层中,所以这种技术的实用性并不是很高,但却具有成孔较为迅速、成本较低的优势。旋挖钻空灌注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要保证建筑工程图纸中的设计桩长,施工流程大致为:测量放线确定桩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进行钻孔、钻孔泥浆护壁、钻到设计深度停钻、对钻孔进行清理、对钻孔深度进行测量、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桩端后压浆,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每一步都按照严格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整个技术优势得以发挥。
        3、结束语
        地基是一栋建筑顺利施工的关键,其建设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范围很大,尤其是在当今建筑行业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保证工程质量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前提,对于建筑企业而言需要从每个施工细节去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而地基是首要考虑环节,万事开头难,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高效实施,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希望能够让更多建筑人认识到保证地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真堂.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5):140-141.
[2]贾玉祥.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J].江西建材,2020(06):146-147.
[3]曹志永.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