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张微
[导读] 在我国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带动下,核心素养这一理念随之映入人们眼帘,
   
        张微
        浙江省绍兴嵊州市长乐中学  浙江  绍兴   312467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制持续改革的带动下,核心素养这一理念随之映入人们眼帘,其不仅得到了教育领域的普遍热议,同时更得到了各学科教师的广泛重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与内容,需要教师对此加强重视,同时将其落实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在策略方面,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素养为一种具体性能力,想要学科素养得以落实,必须开展有效性教学,确保学生可以充分接受,并非简单的向其灌输素养理论。所以,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当作基础,把核心素养理念有效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教师探讨与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纵观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其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致使其思维比较被动,从而学习效率较低;教师通常只是把素养理论强加在教学中,致使学生无法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体会并吸收素养。为了真正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必须积极优化并完善教学模式,以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方法与方式,进而在有效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良好发展。
一、加强自主阅读,强化学生的语言构建和应用素养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除了要注重强化其语文素养之外,更要引导其将语言应用在口语沟通和交际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不仅能够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一定语感,进而真正实现对语言的构建和应用。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此强化其主动学习的良好意识,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形式,借此帮助学生丰富阅读,并通过组织教学活动让其进行展示。以此,不仅能够使阅读效果得以保障,同时更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1]。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关于《拿来主义》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适当的阅读任务,使学生能够利用课后时间对课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同时通过搜集有关作者鲁迅的资料与相关文章,了解其写作寓意和背景,进而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除此之外,通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诙谐、幽默、犀利的语言特点,优化其语言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语言构建和运用素养的提升。
二、借助任务驱动开展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相较初中生更具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和特点[2]。在日常教学中,借助任务驱动开展自主学习,除了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之外,更有助于促进其思维的提升与发展。

高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教学时,可以适当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任务清单展开自主学习,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带着问题展开思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进而使其能够积极调动思维展开思考,从而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让其自主论述具体事物,以此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充分带动学生自主思考,使其思维更加开阔、活跃。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关于《我与地坛》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1.了解作者史铁生和课文的写作背景;2.了解地坛;3.探究地坛与母亲对作者生命求索的启示。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能够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且深化对其抒发情感的认识。借此,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充分激发了其学习积极性,为其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注重发现并感受美,强化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
        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在注重智育的同时,有效加强美育教育,以此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发现美并感受美,进而获得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表现出的形象美之外,同时还应该引导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意美。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呈现出来,以此不仅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也能够强化其创造力与鉴赏。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关于《荷塘月色》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呈现夏夜荷塘的景象,让学生犹如置身于美景当中,欣赏月下荷塘的景色,从而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体会其情感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鉴赏课文中情景交融之意境。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
    要想培养高中生良好的文化素养,教师即可以通过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来实现[3]。比如,在开展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主题写作或诗歌朗诵等活动,也可以适当将除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伴随着知识的学习而有效吸收,同时将其传承下去。语文知识的主要核心内容即是文化,因此教师必须对此强化重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强化综合素质。语文学科中本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师应该充分带动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且把实际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活动能够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素养的有效空间。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学,使学生能够从理论学习延伸至现实体会,从而深化其体会与感受,有效提升其综合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必须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其基本方向的基础上开展教学设计,并在实践教学中探索与研究有效的方法。以此,使课堂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和学习习惯,为其将来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打下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虎小燕.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理与方法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20(08):97+54.
[2]宫艳歌.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分析[J].华夏教师,2019(30):39.
[3]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