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张梅
北师大神木实验学校 719300
摘要:在初中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十分关键,是对初中学生的优良品质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对初中初中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法较为多样,本文重点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途径。
关键词:初中道德法治;教学实效性,提升途径
引言:在初中阶段对初中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初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养成,对初中学生的生活实践起到重要的锻炼作用。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及时摒弃,并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促使初中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效率。
一、教师不断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情感为切入点,并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进步与发展[1]。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先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有足够的明确,即本学科主要是为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包括对其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个根本目标的引导下,对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有具体的强调,从而对整体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在具体的每一节课程当中,教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等相关实际情况进行有侧重地设计。例如,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教学方案,如通过对大自然的奇迹的感叹以及对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以及生命的不可预知性等引导初中学生结合课文了解生命的规律及其难以抗拒性,从而使其树立尊重发展规律的意识,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对其实现生命的接续的努力进行引导。结合这个教学目标,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从而引导其展开相关讨论。如“谈谈你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你认为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什么?”通过相应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对生命产生敬畏,并对死亡有一定的理解,使其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更好的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提高整个课堂的有效性,比较常见的集中优化手段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践教学。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学科内容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用一定的实践教学法安排相应的德育活动,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和朋友在一起》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积极寻找朋友并掌握原则,不交损友。在知识目标中,要明白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使初中学生懂得朋友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初中学生明白有一定力量。在对本课的知识内容进行一定的教学后,可以组织初中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并要求初中学生在实践中交到一位朋友,并将与之交往的整个过程进行整理,向同学们分享这段友谊的建立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初中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实践中体现了本课教学内容的实效性。
第二,合理利用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其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初中学生的记忆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对其产生了理解困难。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进行辅助,将相关内容用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有效帮助初中学生进行记忆,并激发其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生活需要法律》一课时,在进行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开展相关教学。如针对食品安全等问题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新闻事件,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内容产生了解的兴趣,即让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让初中学生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学习本课内容,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同时促进其展开思考。如“你认为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你还知道哪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请举例说明。”并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初中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其知识的呈现方式多以较为具体的概括为主,教材内容的留白相对较多,因此,要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意识地填充和丰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理,并将现实的生活素材加入其中[3]。具体可以选择初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对其形成有效吸引,促使其展开更为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憧憬美好集体》时,教师可以重点让初中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初中学生,使其针对“美好的集体”展开讨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提高其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更多的优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从而让初中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的真实性,并展开高效学习,让教学更具备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
[2]汪海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2019,830:119-120.
?
[3]李有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