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
北京市北泡轻钢建材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113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设计施工人员也在逐渐思考如何通过对建筑结构和施工技术的革新研究使建筑项目更加符合现代化建设需求。钢结构不仅能够形成建筑体主要的框架结构,还能够以轻便稳定的优势取胜。在许多高层建筑中,为了减轻建筑体自身的重量,使用钢材搭建成网络结构成为了施工方案的首选。钢结构可以根据建筑方案的实际需求,加工制作为不同的结构形状,其稳定性与灵活性更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控制
1导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为了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已经成了建筑施工中的主导思想。钢结构工程已经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其具有绿色环保、安全性能高、成本消耗低等特点,使其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越来越重要,对结构质量的要求也相应地越来越高。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的控制为我国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途径。
2钢结构使施工的特点
第一,强度高,自重轻。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等特征,与钢筋混凝土材料相比,钢结构可以进一步节省材料和空间,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成品的竖向截面面积,从而有效增加建筑空间的使用面积;由于钢结构物自重较轻,大约是混凝土的1/3~4/5,在对同等高度的建筑进行施工时,钢屋架的重量比混凝土轻得多;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建筑各部分的内部相互作用会小得多,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二,塑性和韧性较好。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原理是将建筑内部所受的各种力分布到建筑的各个位置,以保证建筑物受力均匀,从而提高应变值,增加钢结构的承重力。此外,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具有较强的韧性,当钢结构受到较大压力时,不容易变形。与混凝土相比,钢结构更加稳定,正常情况下,其能够承受过载力。同时,钢结构具有较强的塑性,能抵抗地震的破坏。
3钢结构工程施工中的不足
3.1结构设计较差
在钢结构的设计当中,还存在着结构设计较差、应用范围有限的问题,需要引起设计人员的关注。首先,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钢材原料的种类、结构和应用方法有了较大程度上的进步,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钢结构工程方案设计时,尽量掌握市面上常见钢材的基本特征,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和建设铁的功能需求灵活运用,提升钢结构设计的有效性。其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大部分的钢材都需要经过焊接组装后形成新的骨架结构,且连接方式和供应的选择大多依靠设计方案中的要求进行。设计人员在进行钢结构的骨架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保证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建设质量。
3.2原材料质量不过关
钢结构质量施工过程中原材料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原材料的利用率低与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利用率低出现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原材料的实际操作中,质量上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购置和验收方面。工程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可能的获得利益,在采购过程中购买一些不符合建筑施工标准低价材料,相关人员在工作时没有尽到责任,没有对购买的材料进行验收。所以,施工单位为了提升钢结构施工的质量,就要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从钢结构原材料的选购到完成制作每一个步骤的质量管理都要达到标准要求。
3.3现场管理不足
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钢结构施工的管理松懈、不重视等问题也会影响建筑体的质量和安全性。首先,在钢材采购时要注意核对施工方案中的参数要求,尽量选择同价位下高品质的钢材原料。钢材原料的价格相较于其他建材较高,尤其是一些预制生产的特殊零件。而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为了保控制成本,选择了一些含杂质量较高的钢材作为建设原材料。这类钢材的承重能力和韧性表现较差,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其次,钢材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历吊装、焊接等环节,通过对现场和施工技术的管理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结构的施工质量。
4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控制对策
某大型工业建筑项目,屋顶采用钢结构设计。该项目分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综合档案馆和广电中心六个单元。钢材总消耗量约为1900t。钢结构的除锈度不低于Sa2.5,耐火性高。等级为II级,结构形式由嵌入式零件、钢柱和钢梁组成。
4.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项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生产工作准备、建筑材料计划、劳动计划、人员培训、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在钢结构施工前,将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提交建设项目监理部门批准。审批后,及时组织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学习,增强员工对钢结构施工管理的认识。现场配备专职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资料员,并持证上岗。每个过程都严格遵守三检质量管理系统。专职检查员通过检查后,必须将其报告给主管进行验证,过程检查以及对隐藏项目的接受均符合规范和合同要求。其次,根据钢结构现场安装的总体思路,同时结合现场场地情况及钢构件的重量、数量、机械、设备的起重能力,充分利用可施工场地布置运输道路、构件和材料堆放场地,合理规划吊车行走路线,在减少重型构件的搬运、提高工效、确保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土建施工的影响。在场地布置方面,施工方需准确测量施工现场,并且保证测量的内容、数据等与施工设计图纸相一致。如果相关人员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实际测量数据与图纸相差较大,需进行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内容出现错误,需及时将数据反馈给设计人员,确保各方人员都在场的情况下,及时对图纸内容进行准确修改。
4.2材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质量,尤其是在钢结构技术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根据相关国家和部门的要求,严格把控建筑施工的原料采购,对原料进行审核与筛查。除此之外,在原料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钢结构的生产,剩余边角料可以进行回收利用,避免造成浪费,导致对环境造成污染。最后,技术人员在对钢材进行使用和切割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严谨的计算和分析,防止造成材料浪费,还有对原料的二次购买,这些情况都大大增加了施工造价和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不利的影响。
4.3安装施工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现场调查,钢结构施工可使用的场地有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前进行三维部署及吊装模拟,调整最优布置,确定在每栋建筑物的东侧和西侧分别设置两个吊车起吊点。由于屋顶部件的单重不超过2t,且半径不超过30m,使用150t和85t的履带吊可以完全覆盖。材料堆放场地、氧气乙炔瓶等仓库就近摆放,便于钢结构起吊、运输和安装。手工焊接的焊接质量问题更为普遍,包括夹渣、气孔、咬边、边缘偏位、焊缝尺寸变化大和焊缝变形等。考虑到这些情况,施焊作业前使用专用烘箱烘焙,烘焙温度为350℃~400℃,烘焙时间为1~1.5h,管理和储存负责人应按时填写相应烘焙记录。焊条应干燥存放于100℃~200℃的高温箱中,每位焊工都应配备一个保温桶,如果使用焊条,应立即将其放置在保温桶中。使用过程中不能随意打开盖子。对于当天使用的焊条,可在回收和干燥后再使用,且重复干燥次数不应超过两次。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第一个和第二个焊缝必须无气孔、夹渣、凹陷和裂纹等质量缺陷。应根据需要,对一次和二次焊缝进行无损检查,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处理,焊缝返修次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5结束语
总之,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在对建筑钢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质量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保证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果,推动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敏.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探微[J].中外企业家,2019(02):101.
[2]刘俊杰.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2):99-101.
[3]吴照海.钢结构工程管理实践分析[J].中华建设,2019(09):68-69.
[4]岳曼.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论述[J].门窗,2017(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