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易以明
[导读]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下,国家对于学生教育越来越重视

        易以明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铁厂乡中心小学 636779
        摘要: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下,国家对于学生教育越来越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要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学习语文。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这门学科有更深一层的认知,能发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语文成绩也得到提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方法
        引言
        现如今,绝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听,这种方法能够节省一部分的时间,使教师能在规定时间之内赶上教学的进度,但是却又很多的弊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办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授课的方式比较枯燥,学生在听课时提不起兴趣,不能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没有办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本节课的学习质量降低,也降低了教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一、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玩心通常较重,没有意识到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没有太强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学习的乐趣,在授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教师要不断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让学生面对问题敢于思考,敢于尝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一时间无法适应,对于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就没有办法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会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让学生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一)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给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利用学校的上课时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语文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语文知识,使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变化,在为学生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得到充分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张学习时间表,学生可以根据这张表上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写到笔记里,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本节课相关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圆明园毁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圆明园之前的图片,运用ppt或者视频的形式为同学们介绍,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圆明园之前的样貌,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圆明园,再为学生展示圆明园毁灭之后的样子,为学生讲述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圆明园毁灭的原因,让学生自行展开联想,这样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某件事情的热情越高,就会越主动的去做某件事。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不同,为学生分配不同的小组,形成小组学习的模式,学生在进行小组学习时,能够培养学生与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竞争意识,这样学生能够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针对每个小组的最终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教育不仅局限于书本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在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在班里建设一个图书角,定期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会,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与学生一起,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拉近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读书交流会,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也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与以往的语文教学方法大为不同,现在教师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语文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逐渐摒弃了以往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根据教学要求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在小学阶段使学生拥有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了解,针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师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不断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真正的欲望,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思全.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J].课外语文,2018(4):8.
        [2]梁秀翠.小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9(8):143.
        [3]雷成冬.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