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莲
重庆市丰都县平都中学校 省市邮编:重庆市丰都县 408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教育体制在不断更新,在素质教育下的今天,国家更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素质。初中语文教材存在大量德育内容,因此教师要深度研究教材中的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观念、道德文化等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初中语文课渗透德育教育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渗透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德育教育出现的弊端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教师仍在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重视传授语文知识,忽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的培养,教师通常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不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日常工作中,许多教师的德育觉悟不足,不重视提高学生德育素养。还有许多教师表面上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计划,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一问题。如今,我国提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群体,教师起到指导和辅助学生的作用,要分清师生角色。在课下和日常工作时,教师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觉悟,只有教师重视德育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学生在语文课上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技能,而且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进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抓住关键词渗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知识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部分,通过文章的关键词句渗透思想道德内容,既能加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又能深度学习课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而提升。例如:关于《孔乙己》这篇文章,在文章中出现许多“笑”字,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在新授开始前,教师先介绍创作背景,方便学生理解当时社会形势。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本篇文章是一幕悲剧,为何文章一个‘悲’字都没出现,用哪一个字贯穿全文?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出“笑”字。教师进一步提问:“文章中出现几次笑?每个笑表示什么含义?”教师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理解在这种封建社会制度下导致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教师用封建社会制度与现在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更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二)在阅读积累中渗透思想道德
在新课改之下,中高考语文学科增加难度,阅读量增多,这就要求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要进行大量阅读,重视阅读积累这一环节,不仅在阅读中学习到德育知识,而且能大量积累写作素材,为接下来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在学习文章时,教师要找好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思想内容,深度挖掘德育知识。例如:关于《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在新授环节之前,教师要介绍海伦·凯勒的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作者。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授作者认识事物的?海伦的生活中出现了莎莉文老师,她的生活发生什么变化?身残志坚的海伦通过莎莉文老师的细心栽培创造出生命奇迹,可见莎莉文老师是多么有爱心,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进而展开小组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水平,同时也学习了海伦这种热爱生活、勤奋好学的意志品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师以亲情教育作为着手点,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亲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进而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例如:《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本文通过一些事例体现朱德母亲的许多优秀品质,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从时间、经历、母亲的思想品质方面设计表格,使学生充分理解母亲的事迹以及优秀品质。教师提问:“文章中出现哪些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有的同学说:“爱、思念、感谢。”有的学生说:“敬、歌颂、赞扬。”引出以“爱”贯穿全文的思想,让学生通过作者的描述引发深思,使学生和作者的情绪情感产生共情效果。
(四)重视生命教育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有许多学生遇到挫折就会对生活产生消极情绪,因此会出现跳楼自杀事件。教师要通过文章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生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例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话表明,在人生中会遇到种种不幸,受到许多挫折,但是我们还要活下去。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挫折、坎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人生的风雨中砥砺前行,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中要的,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在备课时深度研究教材,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也可以开展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加强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而且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使学生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发旺.浅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J].南北桥,2019,(2):146.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2.145.
[2]王东财.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114.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02.109.
[3]王玉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学周刊,2016,26(26):67-6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