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王绍芳
[导读] 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技能

        王绍芳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650000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备技能,语文是社会人文类学科,因此小学语文应不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步伐,改革迫在眉睫。语文教师应在立足教材的前提下,突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朗读、写作等与阅读相关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通过阅读教学既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开拓自身的视野,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各方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尤其关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及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方面更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关学校必须进一步培养广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认知,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语文阅读意识,使广大学生能够积极地了解并掌握高中语文知识。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相关教育教学当中,教师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地学习新型语文教学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语文教学能力与质量,进一步鼓励学生更广泛地阅读,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高水平人才。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社会人文类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目标下,学生对于语文课本知识的掌握及语文成绩的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组词、造句等构成了小学语文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仅仅是发放一些课外读物后就结束了阅读教学,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小学生阅读天性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进行,无法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导致阅读能力低下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因此与较为年长的初中生相比,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小学生词汇量少,尤其低年级学生。因此在实际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这种情况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诸如教师、家长的鼓励和奖励等外部因素而非自动自发。故稳定性较差,因此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地激励、鼓励,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鼓励也很难一直持续下去,这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很难有持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认
在教授小学中段的学生学习阅读内容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试着自己发表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感受,从而了解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主体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文章之后,向学生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并让每位学生都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在学生回答过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判,而是要让学生互相学习彼此对问题的解读与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便充分重视了学生主体对阅读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我在为学生讲授《小英雄雨来》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其中一位学生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小英雄雨来的勇敢、机智。”另一位学生说:“我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发现雨来所生活的这个村子里的人们都非常团结,大家都一心为国,不仅雨来的爸爸、妈妈在与敌人进行抗争,还有夜校的女教师、李大叔,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爱国人士,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也要像这篇课文中的人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英雄雨来是非常守信用的,即使自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也没有说出李大叔的位置,保全了李大叔的性命。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具有这种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在学生表达过自己的主体认识之后,我对学生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应当从多角度解读这篇文章,大家可以学习彼此分析问题的角度。”由此,便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从彼此身上掌握了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的方法,使学生的主体认识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及时巩固阅读成果,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阅读分享会、故事会、阅读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致力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前做好阅读活动的设计和规划,力求每一次活动都能取得切实的效果,真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教师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兴趣热点和阅读喜好,读他们之所读,想他们之所想,才能变成学生的知心人,找到阅读交流的共同话语,才能更好地带领和指导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以及学到的新东西。
        (三)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读书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要在相应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如果不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学生阅读再多的书籍恐怕也是走马观花,不仅很难读进去,还浪费了课堂时间,造成阅读效率的降低。在课堂上可以举办一些独特的教学活动,例如阅读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时,可以让学生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其中某些场景,尤其要关注名著中的某些场面、人物对话和人物细节,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深蕴的文化内涵。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做很多期手抄报,理解书本的意义及阅读作品中文化形象的内涵。脱离了书本的阅读具有不同于书本的文化魅力与丰富的知识面,让学生的阅读取得一些纸上或者实际中的成果,不要只是单纯地阅读而无记录,要尽量运用文字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和书写出来。有文字的输入才会有文字的输出,教师也可以通过举办小学生作文比赛的形式,让小学生在追求名次的过程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训练和培养注重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优势作用,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启义.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4):23.
[2]司贞萍.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9(36):268+271.
[3]马明礼.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96):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