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林道谦
[导读]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不小的提升,这也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不断的增加,大家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与效果需求越发严格。
        林道谦
        身份证号:460006198601152318,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我国社会经济获得了不小的提升,这也导致我国的建筑施工项目不断的增加,大家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与效果需求越发严格。在时代发展中,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加固改造施工的高效开展为建筑施工项目的改革创新创造了全新的机会,而体外预应力这一施工技术在这一阶段中给建筑施工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或缺的支持。本文通过对体外预应力技术优点的深入解析,进而探索这一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加固改造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  加固改造工程  体外预应力技术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固改造施工中最为关键一项技术就是体外预应力技术。这一技术不仅能够运用在新兴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也能够运用至已有建筑房屋构架的加固与改造中。体外预应力技术最突出的优点包含安全、高效、灵活等方面,同时能够在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完成对索道的一系列施工工作,而其他类型的技术不具备这一优点。体外预应力技术的优点众多,其技术运用性价比高、施工流程简单直接、施工设施的维护简单同时能够有效节省施工原材料,这些优点在加固改造工作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1.体外预应力技术优点
        针对建筑结构跨度外围的钢索添加预应力是体外预应力技术的重要特征,采用这一技术构成的预应力体系,是后张预应力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全新建筑加固施工技术在桥梁、墙体与建筑架构施工项目中的一种表现方法。体外预应力技术与以往的体内预应力施工技术存在天壤之别,体外预应力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直到如今,已经逐渐形成了极为成熟多样化的建筑加固施工技术,被建筑施工行业所肯定与运用。与以往过于被动的建筑加固施工技术进行比较来说,体外预应力技术具备更加全面且有效的优点与价值,采用这一方式,能够充分减少摩擦阻力、使得预应力筋曲线缩短、压缩混凝土零部件的平面规模、减低建筑构架本身的质量总额。在加固改造建筑物结构的施工中,由于建筑物处于长期运转过程之中一部分混凝土的截面与预应力筋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损坏,为了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运转效率与安全可靠性。施工人员可以通过体外预应力技术便捷快速的安装先嗲话的预应力筋,从而科学的处理以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隐患。体外预应力技术在建筑改造过程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不仅能够加固特殊构造的混凝土桥梁、改良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并且可以加固已经具备的预应力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到临时钢索的施工环节当中,体外预应力技术更有着难以掩盖的裂缝修复优点,能够充分发挥梁体的构造特性,有效开展成本把控。相较于以往普通的被动型巩固施工技术,这一技术类型不管是在施工规划方面还是在技术运用范畴都远比过去更加优秀[1]。
2.房屋建筑巩固改造工程施工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2.1体外预应力技术特征剖析
        2.1.1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构造的力学施工特性
        体外预应力中的混凝土组成区域大多数状态下都是以折线形式的预应力束组成,且预应力筋只出现在转向块与锚固区域的联结位置,肩负着两者有效关联的责任,预应力筋的承力原则与建筑施工中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力学原则大致相同。在力学原则当中,只要不超出弹力的最大接受能力,可以依靠弹力解析对建筑施工的改造施工进行设计。如果在施工当中超出了弹力的最大接受能力,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就应当参考无粘结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来进行合理的设计解析。可是,由于两者的力学原则并不是完全一致,大多数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的混凝土组成中的预应力筋都安放与混凝土组成的中心区域,其预应力筋的偏心距状态只有转向块与锚固点是始终不会出现改变的,而其他位置的偏心距状态在出现变化的过程中通常被施工人员简称为反复效应。


        2.1.2体外预应力的持久性
        预应力筋能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持续保护是体外预应力技术当中最为显著的价值之一,在初始阶段的加固改造施工之中大多数混凝土组成的桥梁主体,出现故障或者隐患大多是由于预应力筋因为时间久远而出现腐朽,从而导致强度的下降,针对体外预应力技术的持续性特点,我国多数建筑项目工程都使用这一预防策略。
        2.1.3转向块的规划
        在加固改造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运用体外预应力技术,大部分都是依靠转向块之中的导管来实现对预应力筋的调整,从而有效实现折线配筋施工工作。比如在改造施工工作中对于转向块的规划不够合理,或者主体结构发生了无法挽回的问题,那么预应力筋与方向导管的连接区域就会发生移动。从而导致摩擦力与纵向压力的提高,让预应力筋小范围出现固化,严重伤害施工材料。因此,关于转向块的折角点规划应当符合施工标准,杜绝在施工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附加压力,严重干扰施工的进行。
2.2房屋建筑加固改造施工中对于体外预应力技术的有效应用
        2.2.1双向交叉框架梁的巩固
        这一时期施工工作开张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从建筑主体的性能特点着手来确定负载数值。除此之外,框架梁开展加固施工,借此处理梁体的开裂与挠度不合格的问题。并且,通过折线设计方法组成的预应力筋,梁上与梁下的支架折点则采用钢节点保证连接,要关注的点是,折点过度的区域不得开展施工,并且,还应当最大限度缩短接触阻力,扩大接触面积,如此这般能够使得预应力筋死弯的问题不在出现。最后仍旧通过圆弧将梁底钢零件与朗索接触面过渡,保证梁底关联的稳定持续性[2]。
        2.2.3预应力简支梁的加固
        预应力的简支梁结构之中,简支梁结构的一端一般情况下处于建筑结构的剪力墙之中,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应当规划好体外的张拉端支点。在开展建筑主体的剪力墙位置与侧梁位置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化学锚栓进行施工,应当重点关注的是,建筑主体的承受能力会随着预应力的加强而不断提升,因此,在承受能力相等的情况下,应当充分设计梁体的应力与挠度数值,借此确保加固施工质量。
2.3.体外预应力技术的运用技术难点研究
        (1)因为施工完成,预应力筋长时间处于空气当中,这对于建筑项目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建筑物的运转期限会被缩短。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仔细选择耐腐蚀性能突出的镀锌钢绞线,采用与无粘结技术相似的方式,将高密度聚乙烯进行涂抹从而形成涂层,借此保护预应力筋的质量,延长使用期限,并且,在日常运转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可以设计与锚环吻合的群锚专用零部件,最为科学的方式是,以预应力索数量为参考,开展开孔,夹片大于孔径,孔径大于预应力直径,张拉结束后穿入预应力锁链。顶住夹片底部,固定锚环与螺栓,保证锚具的运用效果,此外,预防夹片松动问题的出现。
        (2)只有固定钢节点的构造胶以及锚栓满足设计所需后,才可以开展张拉工作。张拉工作进行前,施工工作人员应当尽自己最大努力把控预应力筋,每一个预应力筋受力相等,尽可能保证建筑构造的安全稳定性,通过有效的张拉方法,比如:分级对称张拉手段,实现梁两侧共同张拉,管控构造力点的位置,从而充分体现锚具的作用[3]。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外预应力技术已经在房屋建筑构造巩固改造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构造的使用效果,这对于确保房屋建筑使用年限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房屋建筑加固运用体外预应力技术时,应当依据建筑构架特性与性能需求等科学有效的设计加固计划与预应力筋安装方式,如此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虢浩.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 v.46;No.419(17):86-87.
[2]张培敬. 谈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5):188.
[3]邹松贵. 房屋建筑加固改造工程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03):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