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9期   作者: 黄秀华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

        黄秀华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新圩中心小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保持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要不断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创设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进而在展现个人魅力及语文学科魅力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小学语文的学习当中,帮助其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语文知识,促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式教学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教师和家长都要学会放手。探究式教学主要是指在学习新的知识概念与原理时,教师只会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或者事例,然后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准确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和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从而使其构建自己的认知模型与学习方法框架。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部分问题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并不注重相关培养工作的进行程度,甚至是故意忽略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于语文考试分数和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狂热的追求,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语文习题和语文练习,过分的强调学生背诵记忆课文的重要性,学生的课下时间甚至也被教师“征用”了。在课堂上,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对于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难以做到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迷茫和不解,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的不良现象,也有部分教师固步自封,难以做到与时俱进,对于计算机工具、多媒体设备和相关先进教学理念的应用不当,过度依靠PPT和讲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学习方法僵化,对于语文的学习缺乏动力,甚至对语文教师心生恐惧和厌恶。以上问题的存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对这些问题进行高度关注,以求更好的解决相应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
        (一)自主探究,促进文本解读
        从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来看,其核心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探索,以期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能力均可以得到加强。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未完善,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以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基本的探究思路。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小学生渴望得到尊重,尤其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与重视。因而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调整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多主动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其成为学习及课堂上的“小主人”,使学生在感受到被尊重的同时,有效调整学习状态,真正树立“我要学”的积极学习态度,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进行及时有效的语文评价以促进核心素养的渗透
        正确的教学评价,会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产生很大的帮助,教师的及时鼓励使得学生更有动力,更有激情。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改进相应的评价制度,进行更为有效的语文教学评价,面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要做到及时鼓励,并且可以适当的辅助以物质奖励;面对语文成绩不突出,但是却有优良表现的学生,也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鼓励[1]。教师还要注重使用微信、QQ等新型交流沟通方式和家长之间展开交流,使得家长参与到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来,注重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四)优化练习,加深知识理解
        课后练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探究式教学的课后练习中,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一的书面练习,而是需要布置多样化的课后练习任务,以此增强练习活动的开放性与趣味性。这样一来,可以使课后练习更加契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使学生通过课后练习实现知识的内化。
        (五)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比较重视自己的教学预设,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艺术性,但是却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只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不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思考回答仅做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有些教师常常根据自己的预设作结论,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答案的来龙去脉,不知道给学生的回答把脉。其实,只要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思考?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这样的思考会给其他学生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动态,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学生的答案,教师要采取点评的方式、追问的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他们的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去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非常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并根据其指导实施具体的教学策略。同时,随着学生的发展变化,还应该及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海琴.以探究之匙开语文之门——探究式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9(32):78.
[2]周亮.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初探[J].东西南北,2018(23):84.
[3]孟嘉慧.刍议小学高年级语文探究性开放式阅读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7(12):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