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魅力课堂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马丽娟
[导读] 本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课堂里的快乐、课堂里的天堂

        马丽娟
        绛县职业中学 山西省运城市043600
        摘要:  本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课堂里的快乐、课堂里的天堂,让他们心灵里的乐园融进老师的职幸福,而快乐就会成就我们的魅力课堂。老师还应拓展课堂的空间,将课堂的魅力延伸到课外。中学的实验课,体验课,科学课,劳技课,甚至包括音、体、美课,都不应只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科目,而应切实开展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进而拥有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及欣赏美的心灵
关键词
        新课改教学模式魅力课堂
        毋庸置疑,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对学生的教育承载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诠释出新课改的真正内涵?如何才能将我们课堂的魅力尽情释放?这都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然而,如何才能打造出符合新课改精神的魅力课堂呢?我以为:
        首先,老师应心怀真爱。教育,一定要是爱的教育。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进步,这是打造魅力课堂的关键。我常常想,老师若能以教育自己子女的那种期待和爱心走进课堂,那么,效果会不会明显好转呢?举一个自身的例子罢:我女儿读小学时,胆特小,几乎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我真的太希望老师给她锻炼的机会了,于时,我便经常跟老师交流说,尽可能找机会鼓励我女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若回答不出,也要对她举手的积极性予以表扬。幸运的是,女儿的老师很富有爱心,也相当配合作为家长的我的请求。而每次去接女儿回家的路上,我便只问,你今天举手了吗?她若回答说“我举手啦”,我便高兴地说:“哦,太好了,奖励你一个五角星”;她若回答“我举了手,并且回答了问题”,我便会高兴地抱起她,说:“哇,真了不起,可以得两个五角星啦。”然后慢慢地,她变得胆大了许多,在小学四年级的学校朗诵比赛中,她成功地竞选为班级女领诵者,为她以后的学习增添了许多自信。
        其次,老师应尽量把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让很多老师都把那种“权威主义、唯我至上、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观念理解为理所当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责任心较强的教师一般都会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教给学生有关知识,并有可能课后还会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学困生开小灶,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然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形式在当下新课改的浪潮中极受抨击。因为,学生形不成自身的主体思维,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越是责任心强的老师,因其自身受传统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那种想操控课堂的霸权思想更为严重。现在所提倡的课堂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了。

如何理解“将学习主动权归还学生”?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变老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老师答。我们该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有权决定自己想学什么,想了解什么,想讨论什么,课堂应变成学生“问”的天堂。同时,由于有了学生“问”这一环节,老师不得不深入钻研教材,以防红脸。全班几十个学生的智慧和见识总和,肯定会大大超过老师,老师因而也会受益匪浅,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了。由于要解决学提出的问题和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疑难,在某些方面须作出大胆的探讨。
2.  变老师带领学生阅读为学生自己阅读,无论他(她)能读懂些什么,读会什么。一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教师讲得再多,再精彩,也只是老师的东西,且还无情地剥夺了学生阅读的时间。只有把阅读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多理解、多感悟,在读中自然会发现问题,学到知识,提升能力。这里还是以英语老师为例:相对年轻些的英语老师在接受新课改理念方面确实做的好一些。但据我了解,我县一些较为优秀的英语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这一块上很感茫然,因担心学生不懂,便依然沿用传统模式的翻译式教学,特别是高中阅读教学,一字一译
句一译,然后讲解语言点。自己都觉得很乏味,
可又有些无可奈何。其实,那些优秀生你不讲解他也会,而那些学困生你讲了他也理解不了。这有效吗?这对他们以后的阅读理理解“将学习主动权归还学生”?
3.  变老师一言堂为师生共讲,或尽可能提供机会给学生讲。上课前,老师做了精心准备,并利用自己系统的知识对教学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师的精讲是很必要的。比如一些名家上课,或做讲堂,我们也只是竖起耳朵静静地听,而且大多听的入迷,并会感叹“啊,上得太精彩了。”而我们,既达不到名家讲学的境界,也缺乏足够的精力来精彩设计每一堂课,就不要再一言堂和满堂灌了,况且,我们也讲不到那样的水准,理该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老师应善于在他们的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让他们在交流中释放人性的本真,从而走向真、善、美。还有,老师应追求快乐的课堂。快乐是美好的体验。无论校园,还是课堂,都应成为学生体验成长,享受成功的乐园,也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和进步。围绕这一目标,老师便会在设计中,提问时,讨论间,练习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魅力,享受成功的喜悦。在这种追求下,老师便不会因学生吵闹而发怒;不会因学生不专心而生气;不会因学生答错题而心急;不会因学生偶尔开小差而皱眉头;不会因学生迟到而失望……当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课堂里的快乐、课堂里的天堂时,他们心灵里的乐园便会融进老师的职业幸福,而快乐就会成就我们的魅力课堂。
最后  ,老师还应拓展课堂的空间,将课堂的魅力延伸到课外。中小学的实验课,体验课,科学课,劳技课,甚至包括音、体、美课, 都不应只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科目,而应切实开展好,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进而拥有探索精神、求真精神及欣赏美的心灵。同时,由这些课堂引发的求知欲会让学生自发地走进阅览室、博物馆、动物园;也会主动地走进网络课堂、天空教室、科学考查站等,这样,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探索欲得到激发,从而将个人生动的灵性催生出来、将个人无穷的潜能挖掘出来。
那么,亲爱的老师们,教与学的魅力不正在此么?
参考文献:
[1]刘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
[2]于晓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对策研究
[D].山东师范大学,20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