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钊兴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大直中学 535032
【关键字 :感恩教育】内容摘要:我对农村中学感恩教育的一些见解:一、 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恩人所付出的艰辛。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三、充分利用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四、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五、以感恩的学生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会感恩。六、布置家庭作业,加强感恩训练。
农村地区的中学,素质教育的步伐相对缓慢,教师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家长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往往忽视了感恩教育,导致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少学生不但不会报恩,反而对别人的帮助连声“谢谢”也不会说。一个不会感恩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报效祖国。我认为,感恩教育,应是农村中学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身为人师,我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学生感恩意识很强。下面谈谈我对农村中学感恩教育的一些见解。
一、 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恩人所付出的艰辛。在学习生活中,学生肯定会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如父母的关怀、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忙、亲戚的照顾等等。虽然有些人帮助别人并不要求别人感激他们,但如果对这些人说一句感恩的话,做一件感恩的事情,会使他们心情愉快,从而促使他们做更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学生思想认识不高,虽然他们从别人那里得到过帮助,但如果体会不到恩人所付出的艰辛,往往对别人的帮助无动于衷,认为别人的帮助没什么了不起,根本不会感激曾对自己有恩的人。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家住大山脚下,父母目不识丁,世代以务农为主,生活极其贫困。为了让儿子走出这座大山,父母早出晚归,少吃俭用,送儿子读书,给好穿的、好吃的,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儿子的身上。由于缺少感恩教育,儿子根本不领情,认为父母养育儿女天经地义,学习马虎,不懂节约,随意花钱。针对这种现象,我和学生的家长商量,最终决定让学生适当参加父母的劳动,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终于懂得了父母养育自己付出了许多汗水,来到学校,省吃俭用,发奋学习;在家里,经常帮父母干活,懂得怎样去报答父母。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体会恩人所付出的艰辛,了解恩人,学会感恩。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这些故事,或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或是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或是书本上看到的。中学生对故事颇感兴趣,通过讲故事,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面向学生群体,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故事的感染,从而产生感恩的思想,效果远比老师说教的要好。有一次,我班举行了一次讲感恩故事的比赛。赛前,我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指出参加这次活动的意义,还向学生宣布:竞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结果班上很多同学都参与了这次活动。赛后,不少学生也会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做一些感恩的事情。
三、充分利用节日,开展感恩活动。
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会感恩,教师还必须组织学生参加感恩活动,而节日就是开展感恩活动的最好时机。以前,我认为,只要对学生教育,向他们灌输感恩思想,学生就会感恩,但事实证明我是错误的。那是一个教师节,我和一些科任老师交谈,想了解自己在感恩教育上的效果,结果不少教师向我反映,他们连学生一句祝福的话也听不到。我困惑了,想想自己经常向学生开展感恩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绞尽脑汁,我认为那是实践不够的结果,最后决定开展一些感恩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感恩的习惯。比如,母亲节指导学生给母亲写感激的书信;父亲节要求学生给父亲说几句感谢的话语;教师节指导学生亲手制作贺卡送给各科老师,不仅送给现在的老师,也可以送给以前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国庆节让学生谈谈祖国对我们的恩情,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感激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终于形成了一种感恩的习惯,多数学生会说感恩的话,会做感恩的事,
四、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学生与教师相处的时间较多,且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言行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作品。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多讲些感恩的话,多做些感恩的事。我常听到不少教师诉苦,说现在当教师真受气,辛辛苦苦给学生上课,有些学生不但不会感恩,反而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我认为,学生之所以不会感恩,和社会、家庭有关之外,学校的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因而忽视了感恩教育,也极少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有时学生帮了教师的忙,教师却认为自己为学生流了不少的汗水,学生帮教师做点小事是值得的,因而没有对学生说一句感激的话。俗话说:“有什么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虽然这话不是完全正确,但也道出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如果教师会感恩,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学生,我相信多数的学生也会感恩。
五、以感恩的学生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会感恩。当学生学会感恩,公开表扬,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楷模。中学生好胜心强,不愿服输。如果教师善于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以会感恩的同学为榜样,也会带动其他学生学会感恩。去年教师节,我收到了一位已经毕业出去的学生寄来的一封信,信里表达了对我的无限感激之情,其中有一段话这样写着:“老师,谢谢您让我重新走上了学习的道路,如果没有您的支持,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老师,我永远记住您的恩情!祝您教师节快乐!”这位学生品学兼优,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读书,但由于经济的困难,曾有过辍学的念头。初一下学期的第二天,我发现她还没到校,我就踏上凸凹不平的泥泞小道来到她家。经了解,为了让两个弟弟顺利完成学业,她打算外出打工。我跟她讲了知识的重要性,她取消了打工的念头,第二天就回校报了名。现在,她已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我收到的虽然只是一封信,但礼轻情意深,充分体现出了该生的感激之情。我在班上向学生讲起这件事,他们感动成分,不少学生也能对老师的点滴恩情致以感激,班级感恩气氛极其浓厚。
六、布置家庭作业,加强感恩训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密切,时时刻刻惦记着自己的子女,给他们提供衣、食、住、行等一切必需品。如果学生不会感激父母,也很难要求他们感激他人。周末或假期,时间充足,是学生感恩实践的最好时机。教师布置一定量的感恩作业,让学生参加感激家人的活动,比如,帮父亲洗衣服,帮母亲做饭等。为了让学生完成作业,请家长做监督,及时向教师回报子女完成作业的情况。布置家庭感恩作业,让学生知道感恩应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而养成感恩的习惯。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促使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