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武汉市交通学校,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从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施行技能高考以来,直接选择就业的中职生越来越少越了,更多的中职生,都希望通过参加技能高考进入到了高校继续学习深造,使得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学历水平都提高了,这也给中职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职数学课程标准。因此,围绕中职生的学业质量和学业评价,如何促进中职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升学,给中职的数学精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业质量 学业评价 精准教学
一、认清职业教育的发展新形势。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新形势下,2020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由课程性质与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六个部分组成。课程性质与任务部分规定了数学课程性质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部分明确课程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结构部分规定课程模块构成和学时安排,模块分为基础模块、拓展模块(职业模块);课程内容部分明确课程的内容要点,提出相关教学要求;学业质量部分描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分为毕业和升学两个水平等级。课程实施部分对教学、考试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开发等提出要求。
在中职施行技能高考之前,中职数学课的定位是“嵌入式教学”,数学课完全是作为了一个服务专业课的工具,被嵌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很多中职学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根据专业课程的需要,自主编写了数学校本教材,致使数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被完全打乱了。例如:专业课的模块知识如果涉及到计算,数学课这边就针对性的讲授运算方法;专业模块如果需要测量、画图,数学课这边就提前学完几何知识。有的中职学校寒暑假还会组织基础课老师下企业实践,体验中职生在就业岗位上会碰到了问题,并把问题带回课堂,应用数学知识针对性地解决。
但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对高水平劳动力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已经把中职教育,作为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从新课标中的数学内容上看,所有的章节模块已经和普高的内容大体一致了,只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浅程度要求不同。这样的调整,是为了使中职教育,能和高等教育有一个顺利的衔接,也为中职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做好铺垫。
同时,参考大学《高等数学》的课标后发现,大学数学的课程定位是“以应用为目的,服务于专业课”。可见,到了高校,数学才能真正作为服务专业课的工具,应用于实践;而在中职阶段所学的初等数学,还是要以打基础,提升能力为主。
二、以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和“学业评价”为引领,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在新课标内容中,对“学业质量”和“学业水平评价”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这是以前数学教学大纲里面没有提到过的。
1、“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描述。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两个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两个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水平一是学生学习数学课程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是合格考试性命题依据。水平二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
2、“学业水平评价”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实施的教学诊断工作,新课标中明确了学业水平评价原则,指出了“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通报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学业水平的评价结果,进而有针对性改进教学;评价结果可作为认定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参考数据”。
学业水平评价包含过程和结果两个层面。
过程性评价指的是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内外作业、开放式活动中的表现、单元测验、数学竞赛、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结果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
(评价方式对比)
将中职的评价方式和高中的评价方式作对比发现,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就是以前的会考,它和现在我们中职的学业水平考试,应该都是作为一种高中阶段的学历考试,在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学业考试之后,就可以通过技能高考和普通高考升学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评价方式体现了学生要达到高中阶段水平的共性要求。
三、针对新课标中的学业评价体系,结合中职学生的学情,下面来谈几点数学课程的精准教学举措。
1、育人为先,立德树人。尤其在一、二年级的数学新课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新课章节的育人点,坚持育人的理念。中职的很多数学老师都同时兼任着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和数学教学工作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德育工作效果直接决定了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职教特色,教学中最忌讳的是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满堂灌”。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疫情期间的空中课堂教学,开辟了教学的第二课堂。老师们都学会了各种远程教学方式,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在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把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要充分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使用市教科院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建的“中职数学”网络课程,里面的教学资源和目前的课程内容是配套的,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它可以作为新课引入和预习的素材,而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升学备考,它可以用于学生的自主复习,查漏补缺。
3、钻研升学考试考纲,不断完善试题库建设,精准复习,精准备考。摸清考试规律,精准复习,对于三年级学生的升学备考尤为重要,它也能反映一个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和水平。数学教师团队可以将历年真题、模拟题和调考题分类整理,不断完善并录入到试题库网络平台,学生通过手机登录即可使用,包括各章节的考点和答案解析都生成为连接,方便学生针对薄弱环节精准复习备考。
4、分年级、分层次实施教学。结合中职生的学情,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先要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培养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生涯目标。对于二年级来说,应该是一个综合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的阶段,包括职业素养,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到了三年级,就要开始准备升学考试或者求职就业了。
再来谈谈分层教学,新课标在内容设置上关注了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差异,教学内容的章节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大众化教学的基础上,分层教学可以更加精准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分层教学有利也有弊,它会进一步加大学生的两级分化,同时,每个班也必须要有基础好的同学,来带动着其他同学学习。
受到疫情期间网络授课的启发,对于基础好、学习习惯好、学习自觉性强的同学,我们可以尝试着利用网络平台来实施分层组班,网络分层教学它可以打破时空地点的界限,可以不需要教室,师生直接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和学习。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在工作之余都也在从事着线上辅导工作,如何更加有效组织起来我们以后还可以进一步探索。
总之,在中职教育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围绕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要求和丰富的学业评价方式,中职数学的精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科教文汇》.2014年18期.景建军.
[2].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探讨.《亚太教育》.2015年20期.蔺慧如.
[3].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才智》.2014年32期.张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