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爱 抒发爱 付出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吴娟
[导读] 随着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来激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吴娟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 617000
        摘要:随着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来激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爱的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教育理念,旨在通过爱的教育不断改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学校、社会对于他们的关心与爱护,鼓励他们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爱的教育;爱的传递
        引言:将爱的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当中,可以帮助语文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仍然需要注意用对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意。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重要性分析
        1.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关实验与数据表明,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更多来自于教师的爱意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会得到比较大的提升,由此足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自己的爱意的表达,会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善意,从而得到很大的鼓舞与激励,并激发出自己好好学习的心态。
        2.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意,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效率自然而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爱也能很好地激励教师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教师对学生有了更多真挚的情感,才会更加尽心尽力关心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责任感也会更加强烈。
        3.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交流
        爱与善意从来都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纽带,在教师与学生之前也同样适用,通过爱意的表达与传输,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起更多的信任、依赖,从而改善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愿意对教师吐露心声,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的教育有效措施
每一个学生在接受知识的熏陶之前都是一张白纸且都具有十分强烈的求知欲,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校园生活以后就会开始掉队,学生群体间也会出现分层,面对掉队的学生,教师们如果不多加关心与帮助,就会导致班级学生出现十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教师如果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爱的教育,引导与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跟上同学的脚步,那将十分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
1.情景教学,给学生爱的熏陶
        语文教学其实更多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予学生更多鼓励与支持,把自己放在学生朋友的位置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很好的起到爱的熏陶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尊重与爱,这种做法更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巧妙的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语文课文中作者及主人公的情感,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从而激发出自己的情感表现。例如在学习《掌声》这一课时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因此可以引导学生为班级同学鼓掌,让学生在持续的掌声中感受到文章主人公英子得到的鼓励、支持与赞扬,从而让学生在懂得给予别人鼓励与支持的价值与意义。


2.体验文本,推进爱的认知
        很多语文教学内容中都渗透了爱的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着重强调这些文章,将文中主人公的爱不断进行延伸,让学生在认识、理解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将学习到的爱的表达用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以及周边的陌生人身上,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爱别人的一种快乐。例如在学习《雨后》这篇文章的时候,文中哥哥与妹妹之间的情感就刻画的十分细腻,无论是嬉戏打闹,还是哥哥提醒妹妹小心滑倒,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哥哥对于妹妹的关心与爱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这个细小的点,让学生在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里体会到兄妹之间该有的爱与关心。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延伸,让学生分享自己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充满爱的小故事,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带入自己的生活细节,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爱的力量。
3.利用课堂作业渗透爱的教育
        将爱的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当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学习中,还应该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中也加入一些足以渗透爱的环节,对学生进行熏陶。当然,这里的课堂作业并不是指单一的习题本或者作文写作之类的书面作业,它也可以是一次小组志愿活动,一个美丽的笑容,一句温暖的问候等等。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分享《爱之链》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小学合作交流,讨论“无私之爱”的魅力与优点,同时可以激励学生以宣传标语、手抄报等形式来进行校园内的“无私之爱”的宣传,鼓励所有的学生可以更加懂得爱,传递爱,愿意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化对于爱的教育的理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以自身为榜样,为校园里的其他同学做出表率,间接起到了一个鼓舞与监督作用。
4.走进生活,激发爱的回报
        在教育中渗透进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进爱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成绩与品格兼备,成为一个充满爱与善意的温暖的人。因此,爱的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将爱带进生活,不断向外传递爱,激发爱的回报,在社会形成充满爱的良性循环。教师在进一步的教学当中,应该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出更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向社会传递出来自于学生的爱意。例如,维护校园里的公共环境卫生、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鼓励学生积极让座等等都是传递爱意的举动,都会在这个社会留下温暖的痕迹。
        结束语
        语文教学从来不仅仅是单一的课本知识教学,更多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爱的教育更是培养学生优秀品格的有效措施。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爱的教育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将爱的教育更加全面的渗透进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起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金青玲. 如何在低年级语文课中渗透爱心教育[J]. 教育, 2016(11):00273-00273.
        [2]黄瑞行. 让师生在爱的教育中获得"双赢"[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4):43-44.
        [3]刘建芬. 以情感人以爱动人——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7, 000(038):103.
        [4]邱可. 爱生活 爱自己 爱他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渗透[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15).
        [5]贾霞叶. 让"爱的教育"照亮小学语文课堂[J]. 学周刊, 2012(08):46-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