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彬
北京市丰台区扶轮小学 北京市丰台区 100072
摘要:2020年,我们正欢天喜地地迎接春节的到来,一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险家伙,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扼杀了我们原本该有的快乐,切断了我们与外面世界的关系。人们一度陷入焦虑、恐慌之中。家家户户房门紧闭,大街小巷冷冷清清。不知所措中,我们看到了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争分夺秒抢救病人,挽救着无数人的生命。对此,我感悟颇深。
关键词:新冠 疫情 班主任 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部队官兵不顾个人安危,参加抗疫维持秩序让不知所措的人民安静下来。我们更看到了武汉人民与病毒殊死搏斗,乃至全国人民驰援武汉浩浩荡荡的队伍,更看到北京人民不畏“新冠”团结奋战,终胜疫情。“疫情”洗礼着每一个中国人。
一、勇担当 作表率 彰显党员本色
疫情期间,我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先锋岗”执勤上岗,慰问社区工作人员,为疫情捐款三次,主动承担小区垃圾清理和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如今,被吸纳为物管会委员,《勇担当 作表率 彰显党员本色》事迹发表于2020年7月3日《丰台教育》上。
二、做好本职 班主任工作显奇效
(一)抓班级稳定,让孩子们憋闷的心情豁然开朗。
我是班主任,这是学校对我信任,与我责任,给我机会。我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班主任是世上最小的主任,但责任重大。在“疫情”时期,针对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工作,我深思熟虑后决定抓根本,才能抓好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1、疫情当前,我考虑班级的“维稳”工作,便多次在家长群以指导学生读书学习为名,对家长进行思想上的安抚,最终使家长能踏踏实实陪伴孩子居家读书学习、居家体育锻炼,进行安全防护教育,以确保学生各个方面的安全。根据学校要求,我对全班孩子进行居家健康状况跟踪,每日健康汇报,做到了如指掌。我更细致地针对出京的8个孩子进行管理,单独成立了小群,称“三一班1群”,并和每一位家长保持畅通的联系。
2、三月底四月初,学校安排线上家访,我共家访14个学生家庭,时长合计达到389分钟,人均27.8分钟,时间比较长的有纳言同学家访用时59分钟,韩同学家访用时50分钟,郭同学家访用时48分钟。真心地帮助,真爱地投入,深深感动着家长,抚慰着孩子。
3、疫情期间,我把学生居家生活的的点点滴滴制作成美篇,以此给学生、家长们带来新鲜感,使之快乐。
如《“疫”从天降 快乐在学中》。我多方收集学生居家读书学习、练习书法、做手工等等的相关照片、视频,制作成美篇,配合上美妙的音乐,给家长和学生们以轻松和快乐。
再如《卓峰日记》。当我知道范同学的妈妈是一名护士,在疫情期间上班,由于医院的特殊管理,长时间不能回家,范卓锋在家里虽然有爷爷、奶奶、爸爸的陪伴,也免不了对妈妈的思念。在和家长的一次线上联系时,范妈妈告诉我,范同学在家很要强,自己安排了合理的作息时间,每天坚持“空中课堂”的同步学习,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坚持体育锻炼,还会抽时间帮助爷爷、奶奶做家务。我听了很是感动,为范同学制作了美篇专辑《卓峰日记》在班级群展示。范同学的事迹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夸赞。
又如《深阅读方法多 学所得兴趣浓》。我代表学校三年级语文学科把疫情中的三年级语文居家阅读的方式方法和效果用美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丰台区三年级语文群中进行展示,得到了丰台区教科院副主任、三年级语文教研员马洪波老师的肯定,以及丰台区三年级语文教师们的好评。
4、6月15日,学生未能按计划返校复课。我考虑学生会不会因此产生思想波动,烦躁情绪,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日后居家生活和学习。借这样一个契机,在6月23日,我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了“3.1班线上会餐”活动。23日的3.1班家长群、分享群嗨起来了,美食照片雪花般飞入,铺天盖地。这一活动带动了孩子,感染了家长。大家都行动起来,共同参与了活动。
最后,我整理了照片和思路,制作成美篇《异想天开的“线上会餐”》,发了朋友圈并在班级群展示,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欢喜,更得到家长的好评。
(二)抓根本 统筹语文学科中每一篇课文的学习。
疫情期间,学生不能到校学习,“空中课堂”居家网课学习是此时一个极好的方法措施。市级骨干学科教师纷纷上阵,为学生们呈现了堂堂精彩的课程。几节课下来,我就想学生光跟着“空中课堂”学习就可以了吗?基础知识扎实吗?他们在家的客厅里的听课效果能达到教室里的效果吗?我心里不免有些担忧。但疫情期间,学生身边没有老师的具体指导,让学生抓好基础,真正落实教学效果也真是个大问题。我感到抓住根本才能抓好特殊时期的教学工作。我要发动家长,让家长成为我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对,教会家长统筹语文学科中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再去指导孩子。想到就马上落实,坚决不能耽误。
1、《结构化预习》——家长感言:“我知道学习课文从哪入手了。”
作为教师,总是担心孩子听不懂和学不会,我绝不例外。我觉得此时必须给孩子一个学习建议,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在学习课文前,对课文进行结构化预习。“结构化预习”是我校“学本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教学方式,结构化预习有了用武之地。
我不光给孩子一个结构化预习的具体指导,还预习了几篇课文以作示范。马上有家长回复,赞同课前预习的好方法。
家长的理解无疑是给我的一剂强心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老师的不为学生着想,也一样不如回家卖红薯。马上我回复了徐艺舟妈妈。特别感谢她有这样的感受与理解。
2、《课文的统筹学习》——家长感慨:“救命稻草”来了。
网课学习一段时间后,我经过理性思考,感到课后作业不能缺席。通过网课,孩子们已经经历了一周的学习,家长们带着孩子在家听网课学习真是辛苦,听完课,家长们还要根据网课内容督促孩子写作业,写完作业还发到“3.1班分享群”请老师帮助检查,批阅完再修改着实不易。
3、认真批改作业,作文绝不放松。
例如,指导蔡同学作文。
我针对作文《熊猫的故事》的指导修改,与家长联系共发信息59条,其中含:19幅批阅图片,8分钟语音和930个左右的文字。
因为工作的细致、耐心,因为辅导的准确无误和不放弃,因为针对不同孩子量身定制的帮扶,在不同阶段分别得到家长的好评。累,是有一点,但心是快乐欢愉的。
(三)期末学科评价,科学、公平、准确
转眼到了2020年7月,无论如何学生已经不再返校复课。整整一个学期,老师、学生、家长不曾谋面,完全是“线上见”。虽然奇葩,但也是事实。临近期末,按照惯例要给学生一个学科形成性评价。我好一个发愁,学生的学科形成性评价如何进行呢。单纯依据线上显示的一些作业情况如何全面评价学生,全面体现学生疫情期间,整整一学期的居家学习的成长和进步呢?几经思考,我决定这学期期末学生学科形成性评价在学校工作的引领下从三个角度进行,也就是这次评价由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和老师评价三方面组成。
家长们是能够理解老师的心思的。我就是要利用这次评价让学生在这个特殊时期,感受特殊的经历,让这次的评价过程成为一份特殊的教育,特殊的记忆。
这次“疫情”让我走近了学生,更走进了家长的心里。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2020年春天的温暖。我相信家长们会理解我,老师对孩子总有一颗爱不够的心,家校形成合力教育定会成功。“新冠”无情,人有情,班主任老师情更浓。
参考文献:
[1]朱红玲.一屏之隔的陪伴——疫情下的班级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5):90.
[2]熊俊阳.疫情之下,线上班级管理实践[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