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黄巧珍
[导读]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身心发育成熟的初始阶段,
        黄巧珍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北斗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身心发育成熟的初始阶段,也是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关键时期,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教师要意识到该时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将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充分整合,以在讲解语文理论知识的同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为此,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作用以及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小学生年龄小,身心正在逐步发育完善,该阶段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并没有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过多的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门附加教育,大部分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没有设置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班主任或是思想政治教师担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时代改革的必然需求,是响应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有意识的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育教学体系。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真实、生动的生活内容,将教材文本中的诸多内容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心理教育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对待人生、生活的态度。同时,在小学生成长以及受教育的过程中,其迫切地希望可以得到教师的关注、鼓励,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逐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应用强制性地命令来驱动学生完成某项活动,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进而制约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地合理实施,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窗体底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小学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在小学诸多课程中,语文属于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的重要优势。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教材中许多都诠释了作者对真实生活的体会、感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人生、生活的感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价值理念的形成。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 依据新课改要求,营造心理健康学习氛围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营造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场景模拟,选择学生熟悉、喜欢的场景进行构建,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赵州桥》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理解水流对桥体产生的冲击,而施工者保护桥不被大水冲垮,从而减轻桥身重量这一事件。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折出一个纸桥,再用书籍充当河岸,用重量比较轻的文具作填充物,组织模拟活动。在具体活动中,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实践,进而从中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无尽智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更好的感知教材内容,进而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下,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驱动学生积极开展探索活动。
        (2) 挖掘教材内容,利用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对小学教材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其中所涉及的内容、蕴含的情感也非常丰富,如社会、科学等,其中更有着许多鲜活的人物,如勤奋刻苦、为人类发展做出牺牲与贡献的革命先人;还有勤勤恳恳、诚实做人的农民;还有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奉献生命的革命工作者等等,借助这些特点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基础。以《桂林山水》为例,其中描绘了该地区的美丽景色,又高度赞扬了美丽的大自然,教师可以借此来向学生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不同的教材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因素、价值理念不同,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 组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文本,与文本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以《草船借箭》课文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你们是周瑜最好的朋友,你们会对周瑜说些什么呢?”许多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纷纷表示,会劝告周瑜做人要大度,不能嫉妒他人类似的举止。为此,教师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其他能够表现出周瑜性格的故事,并利用课余时间,将其改编成舞台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现,进而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内在性格。通过角色的榜样,能够让学生深入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变化,认识到妒忌他人所产生的危害,进而引导学生警惕妒忌之心,养成健康的心灵。
        (4) 给予学生正确评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是对学生实施正确、积极评价的前提所在。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求,而这种期望则来源于教师的正确教育理念。如果教师能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内在潜力,相信学生的潜力能够被充分激发并得到发挥,则教师就会对学生有着充分的信心。同时,学生作为班级群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班集体的整体精神风貌对学生情绪、状态、心理等都会产生影响,借助正确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评价展示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给予其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意见。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以及实施,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从多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立并立足于学生实际基础以及教材文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参考文献:
[1]徐立婷.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大众心理学,2020(10):15-16.
[2]王丽华.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J].读写算,2020(26):34-35.
[3]谭琴.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9):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