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青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322000
摘要:作文的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大部分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作文写作手法,就可以写出一篇作文。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作文好坏的差距,就在于情感表达。一篇好的作文常常可以说是“以情动人”。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习作时虽然学会了抒情,但是也有很多学生的情感表达方式非常生硬,要么过度渲染、要么太过含蓄。总之,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作当中普遍存在情感表达不当的缺陷,本文展开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情感表达;小学语文;高年级
要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做好情感表达这一个关键,就要学会学生把握情感表达的度。接下来,本文将针对小学高年级习作当中,学生情感表达的主要误区,以及如何纠正学生错误的情感表达方法等方面展开探索,希望能够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质量,做出自身的积极贡献。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习作中的情感表达误区
一部分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虽然有抒情的意识,但是这些学生的抒情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错误。第1类,在于学生不会选择恰当的情感表达点,很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都错误的认为,在作文当中的抒情部分只能放在结尾,所以学生不论前面的文章如何布局,一到作文收尾的时候就开始浓墨重彩的表达情感。第2类,部分学生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用语太过生硬,使得文章毫无美感。第3类,这部分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情感表达能力,但是在作文当中进行抒情的时候,语言太过啰嗦,让人很难抓到其情感表达的点。以上这几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习作当中,比较容易犯的错误。总之这些学生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方式很生硬,要么削弱了文章的艺术美感,要么总是按照固定的章程,让文章显得千篇一律,缺乏独特性。
二、如何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习作当中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所以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不断扩充阅读量,能够让他们在丰富的阅读当中,对众多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体验。一旦学生把这种体验感带入到自己的习作过程当中,那么学生就很可能做到真情流露,而不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要想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那么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就不能不加控制,要让学生多阅读一些记叙类文章,这些文章往往会通过描写一个故事,进而抒发作者某些方面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定期推荐阅读书目,要求学生按照推荐的清单展开阅读。为了让学生将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教室还能在班级内部,不定期的抽取学生讲述自己对于某本书籍的读后感。
(二)从仿写开始,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大部分时候,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在不断的阅读和不断的模仿当中形成的。所以训练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时,也可以从仿写这一个步骤开始,当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进行练习讲解的时候,遇到一些在情感表达方面有可取之处的文章或段落,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即兴模仿。就比如在小学高年级阅读理解训练题目中,有一篇《父亲的礼让》这篇阅读文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想要争取学校唯一的一个贫困名额,而父亲却把这个名额让给了和主人公家境相仿的另一个学生,最后在一系列的矛盾斗争当中,故事的主人公感受到了父亲的宽容和无私,也获得了新的成长。笔者认为,这类语文阅读练习题目,对于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讲述这篇阅读理解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文中作者的思路,仿写一段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表达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学到了什么、受到了怎样的触动等等。总之,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是相通的,教师就是要把作文教学贯穿于学生语文学习和练习的全过程当中,一旦抓住机会,就适当的为学生植入情感表达训练环节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训练过程当中,准确把握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技巧。
(三)从实际生活出发,挖掘学生的内心情感
学生在写作当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因为某一些事情受到了某一方面的情感触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的生活就是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就要注重挖掘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受到的情感触动,帮助学生把这些情感触动的瞬间和事件记录下来,为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的情感表达做好积累。比如,教师可以在每周的班会活动中,要求每一个学生轮流讲述一件这一周来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并且要说明自己为什么觉得这件事让自己感动,在这件事情当中自己学会了什么等等。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其实就是让学生再一次回顾当时的情感体验过程,这对于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习作,情感表达是关键。每个学生所掌握的写作方法都大致相同,而修辞手法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生想要在写作当中取胜,就必须要在情感表达方面取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注重通过日常生活来启发学生的情感,而且还要注重为学生积累这些情感被触动的瞬间,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当中是真情流露而非肆意捏造、无病呻吟。
参考文献:
[1]廖海蓝.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蔡远春.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质量[J].读与写,2017,14(31):8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