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9期   作者:葛号宏
[导读]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实际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
        葛号宏
        安徽省潜山市水吼中心小学 246310
        摘要: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实际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展现的是学生对于语言学习与应用的综合能力,通过作文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对于学生个人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而言,都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小学五年级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探讨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使其发挥应用的功能与价值,从理论层面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活动,可以具体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段两个不同的部分,在低年级段,学生初步接触作文,如通过“看图说话”来尝试运用语言架构一个完整的作文体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能写”。而高年级段,随着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巧,因此在写作过程,加入了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是“会写”。因此,相对而言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更复杂,难度更大。
        一、培养兴趣
        无论开展任何教学活动,兴趣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项,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指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积极开展实践的关键要素。因此,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到实际中,教师可以从课堂与课后两个部分来开展。从课堂来看,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课堂展开的,但是课堂时间有限,要提升有效性,就要让学生既能够有“理论”的学习,又要有“实践”的落实,因此,教师要巧妙利用生活,设置各种情景,帮助学生融入其中,开展即兴的或者围绕主题的作文创作活动,然后选择优秀的作用,在班级内进行传阅展示,以此来鼓励学生自主进步。而在课外,教师不能够一味通过“写”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写的先决条件是“有素材可写”,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共同探访养老院等,来丰富学生的所见所闻,增加学生的所思所感,让学生期待活动的同时,也期待记录下自己宝贵的回忆。
        二、联系实际
        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想当然的“编”,导致文章整体“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这样的写作,不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毫无帮助,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言,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兴趣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联系日常的生活,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去积累素材,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1]。

具体到实际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活动,如“一起养盆花”、“一起养只小动物”、“学习一首歌曲”等等,带领学生“玩”,满足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天性,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才能够让文章在字里行间中,都流露出人情味来。
        三、大胆创新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仿写、改写、扩写、续写都是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一种手段,但是长期运用这些方法,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疲劳,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大胆创新,同样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关键要素。
        以五年级的学生为例,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会学习到“写信”,一般而言,教师会让学生给老师或给家长写信,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长辈,学生无法在这样的信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改变写作的对象,如给自己的“课桌”、“窗外的鸟”、“乌云后的太阳”一封信,引入一些天马行空的元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除了创新内容,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的形式,如引导学生进行“PK”,同桌分别对于自己的信件进行朗诵,由其他学生进行评判,从而给予学生一定的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
        四、写作评价
        写作评价中,主要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对于教师而言,要尊重客观事实,形成客观评价,同时照顾到学生个体的感受,形成指导性评价,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具体到实际中,如上文中提到的同学之间的“PK”活动,有优秀的一方,就会出现落败的一方,学生们的评价都是基于个人主观,进行喜好选择的,但是对于落败方而言,如果缺乏语言激励,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落差心理,进而逐渐蔓延到学习本身。因此教师要对于学生形成指导性评价,通过细节化的夸奖与学生个性优点的赞赏,让学生能够化落差沮丧为写作动力,在下一次活动中努力[2]。
        其二就是评价的动态化,评价不应当是分类优、差的行为。实际上,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而言,自我意识觉醒,产生一定的自尊心,将学生进行优与差的阶级划分,无疑会伤害学生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就写作内容本身而言,进行部分评级,如文章整体“良”,但是文章中有一部分应用了排比句、文章的角度新颖、字迹工整等,因此,“良+”,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进步空间,动态化评价过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在高年级段的开展中,既要注重教学本身,又要注意到高年级段学生心理上发生的变化,从学生的生活、思维认知、情感感受等多个角度入手,积极寻找适合学情的方法,才是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玲霞.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探究[J].课外语文:下,2019(05):96-96.
[2] 钟先华.提高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22):4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