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霞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维梓小学 410000
摘要:语言类学科彰显人文属性,很少会主动关注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初期,想象力丰富,此时对学生加以引导,能够为孩子未来成长奠定扎实基础。语文学科的创新思维,蕴藏在语言表达中,融合在丰富的想象中,也是新时期课程标准鲜明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当学生的创新意识较为强烈时,就可以重新整理其自身脑海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比较积极、具备进步意义的新发现,从而对原有事物进行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较容易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改善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同时促使其能够大胆将自身与众不同的观点表达出来,让其能够树立一种“思维无禁区”的思维。
一、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模式教学开展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综合能力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利用创新思维模式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仅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还能牢固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这对于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专业技能有着很大帮助,也有助于小学生及时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促进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通过加大师生间的互动,引导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很大帮助,也能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模式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意识,树立观念
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总则中对语文学科提出的鲜明要求。在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贯彻新课标精神,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真正发挥出其积极意义。作为新时期教师,应当从对教学大纲的解读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与时俱进地革新观念,将思维发展带入到课堂中,将教学的眼光从应试中解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转变意识,也要在实践中充实自己。作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及时革新理念,增强自身专业技能,扎实推进专业课、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技能的补充,想要授人以渔,必然要自己先熟练掌握其中的逻辑性,将各种素材信手拈来,带动课堂发展。
(二)引导学生自主想象与联想
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十分关键。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只有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便于思维的激发。鉴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便于学生进行自主的想象与联想,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司马光》这一文章时,当讲解到司马光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在讲解司马光所用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便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有助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创新思维。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养成,离不开博闻强识、大量阅读。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把握阅读环节,将创新思维渗透其中。在学生阅读中,增加对生活的反观,启发学生在读后有所思考、有所互动,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对于一些主题,不妨组织设计群文阅读环节,指导学生在对比环节中加以互动,找到同一话题不同表达的个性特点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与学生的创新思维紧密结合,应当是语文学科教学牢牢把握的。
(四)通过字词教学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语文教师在字词教学期间,如果想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就要重点比较汉字的“形、义、音”,同时要注意每个词语在各种语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意义。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比较新颖的字词教学方式,比如对“情、晴、请、清”这组字进行教学时,教师先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卡片,然后以偏旁“青”的卡片为中心,让学生为其组合部首卡片,从而组成一个新的汉字。这种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并且学生在组字过程中不局限于应学的那几个字,可能还会出现“精、睛、蜻”等字,而在组词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组成更多的词语,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其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五)树立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定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判断等,去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指导学生逐渐找到于困难中独辟蹊径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紧扣某一情境、某一主题,去设置系列问题,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多给学生以启发,而非单纯地用对与错去评判。除了教师的提问,还要以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逐渐说出自己的问题,找到自己的困惑点,大胆表达。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包容,就能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更为丰富的启示,以促成发展。
结束语
在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不仅要灵活吸收和借鉴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要积极纠正教学过程中应试教学模式下的错误做法,根据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以创新思维模式,对学生展开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兰红莲.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84-85.
[2]张清.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12-414.
[3]贾林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389-1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