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罗统钊
[导读] 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教育也进行了深化改革。在这种大前提下,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并且拥有自我判断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罗统钊
        广西北流市大坡外镇大坡内小学   537412

        摘 要: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教育也进行了深化改革。在这种大前提下,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并且拥有自我判断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想要完成这些目标,老师就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的模式,应该使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中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期望有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在课堂中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创新,从而导致许多数学问题无法在课堂中解决,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质量。所以基于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学应该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问题教学,并且在问题教学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教学现状
        1.1 过分依赖《考试大纲》
        在《考试大纲》的影响下,小学教师大部分以考点为重点进行授课,以节省时间为主选择性跳过非考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考点,对学习没有兴趣可言,更多的是一味跟着老师走。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为了一个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没有兴趣爱好可言。长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可能会很快的培养处一批会做题的“高分天才”,但他们没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更没有动手能力,在学习中只能重视考试。而问题教学的方式正是弥补了这一缺点,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自己的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1.2 缺乏主动思考能力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是被升学率所压迫而形成内心的一种压力,在长期的压力迫使下,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甚至有在课堂中容易跑神,不能够认真听讲跟上老师的节奏。在一些学生的内心认为学习是外来压力所致的一种必须做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将老师安排的任务做完就可以了,并没有认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更加充实自己而进行学习的,所以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
        1.3 学生学习水平良莠不齐
        目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是被老师逼着学习的,没有足够的自主性去探究数学这门科目,这就导致了授课效果不好,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而且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进行整体教学的进度。采用问题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来接受自己在接受范围内的知识点,从而把握基础的知识点冲刺更高的学习“宝塔”。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会普遍出现一个老师带着三四十个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也不同,所以就会导致在班级中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要想解决班级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就要首先解决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2.1 注重问题情境的设定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所涵盖的知识要比已经比较广泛,内容也比较详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大多数的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比较的抽象,老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很难灵活掌握知识,所以老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在日常课堂当中导入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比如老师在讲述《条形统计图》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就可以结合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融入到生活背景当中,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对相关的内容展开一个思考以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老师融入相应的生活类情景,学生一定会有所共鸣,进而让学生唤醒自己的主体意识,自觉的融入到老师的日常课堂中。
        2.2 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解题思维模式
   (1)列解题框架,形成解题思维
和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加习题的模式不同,解题框架可以通过其系统性,全面性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因此,解题框架这一新模式具有着重要性。对于数学这一单一学科的老师来说,可以从这两个角度,使解题框架发挥出更充分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运用解题框架做好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第一是可以利用解题框架进行更好的课堂解题教育,比如教师在进行“面积”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解题框架将某与问题相关的面积公式加以整理和罗列,使小学生在进行问题学习和具体公式记忆时能够有据可依。
        除此之外,在做相应的练习题时,可以通过解题框架把不同的公式是统统列成表格,按照分类进行总结,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体系更加完善。这在使学习方法更为简单的同时,也使学生更加容易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可以利用节约出来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学习。第二,问题复习教学时也可以利用解题框架。传统的数学巩固课堂,学生在进行习题的复习时,往往要重新进行教材的温习,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材和公式为主,但是这样学习的成果不是很明显,容易通过题海战术形成定式思维,并没有把知识化作能力。而在做题过程中列解题框架,在例题中加入相关知识点,则很容易使学生充分的掌握这一章的具体内容。当然解题框架的内容不可能过于全面,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复习时及时查漏补缺,可以在脑海中将知识再过一遍,想不起时再看教材,记忆从而可能更加深刻。
        3 结束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成绩,教师务必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在数学中找到乐趣,老师在问题教学时让学生学会享受数学课堂,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并且在问题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开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方法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8):105.
        [2]乔德宗.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与思考[J].未来英才,2017,(23):58.
        [3]张莲翠.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式初探[J].读写算 -素质教育论坛,2017,(2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