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何闻
[导读] 初中数学将问题导学法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性思维,逻辑,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何闻
        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   533199
        摘要:问题导学法作为一个优化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该教学模式的提出发展至今,目的是解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难点堵点,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提前的问题编写工作,将问题意识从预习阶段深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进入课堂,从而更好的进行课后的复习工作,以更好的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初中数学将问题导学法引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性思维,逻辑,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
前言:
        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体系之中,体现着该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全流程之中。本文通过对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之中的方法策略研究,得出了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结论。
一、问题导学法的概述
        学生在整体性的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系统性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课前的自主预习,到课堂之中听老师的讲解,课下进行多元滚动性的练习,通过一整套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认知与掌握。问题导学是基于将必备的陈述性“句号”的知识,转化问题的“问号”形式,使学生在预习阶段,通过对问题答案的探索,把即将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从问题找答案的形式,提前进行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基础性问题进行解决,也可以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困惑之处在课堂的讲解之中,得以以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行解决,突显了问题导学法与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联动化共同进步之态势。问题导学法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体系之中,具体体现在于学校将“导学案”应用于教师与学生群体之中,设置了课前教师预设问题的内容,也设置了课后学生自主设置问题的环节。课前的教师预设问题应用于数学教学领域,主要体现在,数学教师将课本中较为基础性的,学生可以自主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编写与提问并且呈现于“导学案”的预习栏目之中,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将“全等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性问题进行提前设置,在布置作业的内容中,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栏目,从而使学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且可以有效的节约课堂的宝贵时间,这样有利于教师,学生双连接,对于学生的知识消化,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教师进行备课,教学,解答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要与实际相结合
        问题的设置作为导学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设置的好不好决定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不高,教师教学效果是否优良,所以教师在对导学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问题与实际进行结合,而如何结合,结合哪些实际,与实际结合的程度等,都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钻研与选择,因为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中,不可能一股脑的将问题全盘,大篇幅的在预习板块中进行预设,这样不仅会导致学生预习工作中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也会使学生抓不住预习的重点,所以教师需要充分的进行准备工作,以更好的将问题与实际相融合。教师在问题准备的过程中需要思考,既然是将问题与实际相结合,所以就需要教师以更加细致的眼光去看待实际生活,从实际中探索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教师面对的是初中生群体,是人生中具有创造性,活泼性的阶段,而且学生处于身心成长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将更加有趣,有意义的实际与问题进行融合预设,达到数学教育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与目的。
(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将初中生群体的思维集中于提前设置的问题情境之中,并且这种提前设置问题情境的教学形式,需要学生在学习探究数学问题时,将自身构思于教师设置的情境之中,是一个人脑中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强化,比如教师通过提前在导学方案中,设置一个跑道中的追及问题,并以更加数学化的形式,对预设问题的情境进行阐述,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逻辑,强化空间想象力,提升数学素养。
(三)问题围绕关键知识点
        在导学方案之中的问题呈现,需要将问题设置的精简凝练。导学作为一个学科教学的基本思路,方式方法,重点是将教材之中的基础内容以及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而理解的知识进行呈现。问题的设置需要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将关键知识点的基础性知识进行问题的设置,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重心,提前对学生进行“划重点”的工作,是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初中数学对于某一类学生来说,是轻松有趣的课程,对于教师提前设置的问题可以快速的进行解决,并有效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学生的高效学习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导学方法。而对于另外一类学生而言,初中数学是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的“硬骨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到数学教学带来的趣味性,甚至无法理解数学本身所具备的意义,丢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导致数学学习的困难以及成为学生初中时期各项科目之中的弱势,所以导学方式融入至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并以提前划重点的形式,为学生找准发力点,找准学习目标,从而可以在课堂教学之中跟上教师的步伐,使学生不掉队,并且在课后的复习中,可以重点的进行复习工作,突破学生对于数学的畏难情绪。
(四)问题设置要层层递进
        教师在预设问题之中,需要注意将问题进行分阶段的设置。教师需要以更加具有贴近性的目光,将自己设想为一个中学生,从中学生的角度思考,从哪里、哪个方面、什么方法进行数学的学习。教师已经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十分熟练,而对于一群学习未曾接触过新鲜数学知识的初中生来说,相当于对“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种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的疑惑之处进行讲解,进而更加深入的开展课堂教学。
结语:
        教师将问题导学法深入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体系之中,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掌握,运用能力,是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对数学知识解构为一定量的问题,使学生学会了数学是一门需要具备一定问题意识的学科。又将数学知识重构为一定量的教师预设问题,可以使学生与教师在导学阶段,形成双方的沟通连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丽.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9(36):97.
 [2]王目桥.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9):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