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何禄美
[导读] 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改进和创新小学教学模式。
        何禄美
        广西北流市北流镇白须小学        537400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改进和创新小学教学模式。少教多学教学模式为新型教学方案,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重点分析“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少教多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前言
        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发展,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考试的重点科目。通过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多个学科中均有巨大的贡献。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解题思路存在不足。很多教师运用科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发现学习乐趣,并积极参与学习中,有效提高学习质量,同时还可提升教学质量。“少教多学”模式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探索能力、思维能力,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少教多学”模式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当在课堂中拥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发挥主角作用,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体验探究知识时的成就感与兴奋感,使自信心增强,加强自我思考、自我分析、自我解决等意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单调的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本文将重点分析“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预习学案,指导学生自主预习
        少教多学模式为将传统课堂内容在课外讲授,课堂时间是用于教师答疑、学生完成作业的。在少教多学模式内,教师扮演的角色为引导者,又或者是一名辅助者,学生则是学习主体。教学时,学习方式则应当成为教师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热情较低,且学习基础较差,此为普遍现象[1]。因此,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遇到难题,便不愿主动思考,等待教师讲解答案。还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自觉性,并通过改变教学方法,集中注意力。少教多学模式由课前、课中阶段组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课前观察学习视频,在课堂中解决和讨论问题。因此教师应当在课前设计预习学案,并指导学生自主预习。预习学案包含两部分,分别是预习内容与方法指导、自学检测[2]。在预习内容与方法指导中,告诉学生本节课应当学什么,并细化学习内容。在自学检测中,及时可为学生设计题目,由学生自学或者请教他人解决问题。学案设计应当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针对性。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预习题目,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其二,启发性。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预习作业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其三,趣味性。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二、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高质量课堂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作为主线,鼓励学生自主性学习,有效培养思维能力。课堂提问的设计需具有渐进性、思考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好奇心,同时还可通过问题达到学习目标。教师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问题,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关注学生的困扰原因,及时解惑。课堂问题应当为知识的关键之处与重点,例如疑惑或者矛盾之处、知识衔接处、知识转化处,将学生思维神经触动,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问题,进而提高学习趣味性。在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不仅应当根据课堂而改变,同时还应当结合学生年龄而改变,学生的年龄段不同,学生不同,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并进行教学设计,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设计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效率具有影响。教师可通过打乱排座方式,以小组学习方式将书桌重新排列,可促使陈旧桌椅设施改善,提高小组成员间交流频率,加深小组成员间情感。例如,在图形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摆放桌椅形状,调整为个人喜欢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通过立体认知,促使学生的直至深刻程度增加。在组建小组时,需结合学生性格、能力等差异合理搭配,异质分组。各小组均为异质,可使得全班各组间产生同质性,此为合作学习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时小组内应当合理分工,明确分工,若合作学习没有规则与分工,合作无法见效,教师也很难驾驭,因此,在小组学习中应当科学设定内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引入合作概念,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由教会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成员交流与小组合作。对于教师所提出问题,学生可采用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演习等合作方法开展学习,能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设计课堂总结,促进学生反思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学习,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符合当今新型教育理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辅助作用,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当积极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包括重点、难点,并对学生小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结语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少教多学”模式让学生有着耳目一新感觉,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学习,吸引学生兴趣,在课堂中讨论改进制作方案,并设计问题解答,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抽象与枯燥,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少教多学”模式,主体性培养与课堂氛围营造,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合作能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忠岐.浅析“少教多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明日,2018,000 (001):P.65-65.
        [2]贾莉.小学数学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分析[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1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