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明
广西钦州市第三十五小学 535000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跳远是一项重要的运动方式。当教师在教授学生跳远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通过提高跳远训练的动作的方式,采取合适的训练模式,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我要领,强化对小学生训练结果的巩固,以此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
关键词:示范引路 方法先行 小学生 跳远训练 方法
前言:在跳远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之下,小学跳远相关的研究也随之进步。小学跳远训练中影响其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速度、助跑、节奏、起跳方式和落地方式,然而在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跳远时要以准确的方式进行示范,才能引导学生掌握训练的要点,并且能以格式的方式提升跳远的能力,最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重视示范,加强细节的指导
1.1掌握起跳和腾空的要领,确保动作的准确性
在进行跳远训练的过程中,踏跳与腾空是跳远动作中的核心,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踏跳与腾空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跳远动作的速度和准确性,在训练中强化相关的标准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在进行训练小学生跳远运动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蹲踞式跳远方式,这种踏跳方式是属于助跑的延续,这是通过进行进行踏跳脚着板动作和蹬腿起跳动作。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踏跳提前挺身或者出现踏跳方式不对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教师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根据踏跳的角度和时机进行调整,对学生踏跳动作进行有效示范,对学生进行踏跳示范动作进行有效引导,从而提高动作的准确性,教师应该通过直观化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充分掌握东西的精髓。踏跳时学生应该保持起跳脚的角度,如此就能有效帮助助跑后的最后一个阶段的起跳,为此,应该真正做到拉伸直起跳脚,让脚能快速着板。
在进行腾空练习时其身体应该处于自然下落的状态。当身体踏跳之后身体就会保持腾空步。在进行腾空练习时候学生身体就会出现腾空时机不对或者是腾空之后身体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根据这些问题,是需要让学生能全面掌握腾空步伐的要领。教师通过一定的示范以后,对于脚部要保持持续高摆的状态,那么双臂就要尽量保持前伸,起跳脚要尽量向脚部靠拢,与此同时,上半身可以稍微前倾,双臂向下,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起跳板腾空练习或者越过障碍物起跳的练习法[1]。
1.2掌握正确的助跑方式,进而提高跳远的水平
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跳远动作时,由于很多学生出现起跑点不准确,这充分反应了“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把握助跑节奏”问题。针对这类问题,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予以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到助跑的要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能进行反复地教学起跑,更好地把握助跑的节奏感。为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授课活动,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物理原理,并且更好地把握助跑的节奏,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助跑所需要的节奏感,从而为助跑提供更大的动力,就如众所周知的距离=速度x时间的概念,就像人们所知的助跑是为了拉开最大的距离,就应该保持最快的初始速度。通过加快跑步的方式这个加速度与人们的速度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跟每个人的身体机能和锻炼情况的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人们的跑步的速度快的话,那么学生在进行加速前进过程中,就能获取更快的速度。在这样引导的过程,学生就能对助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通过对速度的快慢以及助跑的距离和角度进行示范,让学生能对教师所讲解的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彼此之间的帮助下,记录每个人助跑的距离和步伐。在跳板腾空练习的过程可以借助沙坑或跳高垫子的方式进行练习,如果使用右脚起跳的方式,那么可以让学生通过三步起跳的方式,在借助起跳板的进行反弹动作来完成腾空[2]。
二、掌握方法,提升训练的水平
2.1蛙跳
在进行娃跳的过程中,一般训练的过程是要求学生进行连续多级蛙跳,则需要学生进行练习双腿屈膝,那么双臂进行后举的方式,那么两条腿尽量瞪直,双臂进行向前用力摆动,当跳跃到相对高度时,那么落地时则应该让脚跟着地的方式,同时调整将重心向前脚掌转移。对于小学生可以要求其动作要进行5组左右,在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这个训练的环节,教师应该做好相对的演示,从而保证这个演示能让学生充分理解。
2.2台阶跳
在进行台阶跳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台阶进行单足或者双足连续上下跳的方式进行,当学生掌握后,就可以通过增加台阶高度或者练习的次数,这个是要基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来决定的。在进行练习的台阶高度要很好地进行控制,适时,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全身协调用力的方式,教师应该同时在旁进行看护,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避免出现受伤的情况。
2.3助跑跳
对于助跑最开始的姿势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先保持静止的状态,类似保持起跑的状态,待两脚左右开立或前后脚分开,从静止状态开始跑,那么步幅和速度都要稳定,这大大提高步点的准确性,那么另一种,则是要从中间开始,先走到起点,然后再开始加速度跑,这种起跑方式为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积极加速,从开始的助跑在用力跑,这个步伐快,并且不断加速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高速度,则跑步的距离较短;另一种不断加速的方式,这与一般的加速跑步相类似,从开始的步频较慢而过渡到加大步长的方式来提高步频。这种加速度的时间会比较长,但是过程会比较均匀发展,助跑过程中的距离就会拉长。对于如何选择助跑,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进行,不过每一种方式都是都是有其优势,都能帮助起跳前获得高速度,并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踏板和起跳[3]。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跳远的能力和成绩,小学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树立其正确跳远的信心,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此外,教师应该积极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跳远动作,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法,确保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预备、起跳腾空和落地,有效提高立定跳远成绩。
参考文献:
[1]夏雨浩. 示范引路,方法先行——关于小学生跳远训练的几点方法[J]. 田径, 2020(12).
[2]丁建明. 示范引路,方法先行——谈小学生跳远训练的方法[J]. 考试周刊, 2016(4):116-116.
[3]黄山. 低栏架训练对小学女足队员(9-10岁)下肢爆发力的影响研究[D].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