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第二小学 311223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当坚持的原则来分析应当采用的课程资源开发方法,帮助教师尽快确定小学科学教学方向,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小学科学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课程项目之一。通过开展教科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以及其中蕴含的原理等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场景现象及其内涵,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探究心理,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课程资源相对较少
当前社会就是以人才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社会,特别是随着社会人才竞争加剧,如何打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健康发展的同时,逐渐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小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的作用,逐渐增加了科学在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例,这也推动了可以学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如何有效地开发已有课程资源,并对新的教学资源进行创新开发,是教师教研的重点工作之一[1]。但是受到小学课程已有发展历史等方面的影响,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找到的课程资源相对较少,只能依托教材大纲以及自身教学方法等寻找相应的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开展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尽管也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但是受到教师经历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科学课程的理解不到位,反而将其作为一种实践科目,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导致教师教学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也没有提高。
(二)小学科学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是国家发展重点之一,要想打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在加强教育投入的同时,通过调整不同课程的教育投入比例来保障各项课程稳步推进,按规定要求不断创新,使得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对各类工作的好奇心,主动探究,继而对相关课程形成全面的理解。但是从当前来看,小学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育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托政府相关单位提供教育资源支持,导致许多小学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经费紧张等问题,体现在各个学科当中,则表现为学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特别是在小学科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区域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小学教学过程中的经费可能会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在小学整体教育经费减少之后,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和经费将会进一步减少,这导致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依托已有的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在教育经费一直不到位的情况下,小学科学教学需要的实验器材等也不能到位,教学资源相对比较紧张,严重者还会导致小学科学长期停滞不前,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三)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不完善
就当前来说,部分国家已经开始逐渐完善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通过良好的开发机制来实现对各类课程的综合管理,以此来调整教学方向,不断向小学生灌输新的科学知识,小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对较少,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创新能力也会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逐渐提高。但是在当前国内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受到科学教育投入以及科学课程资源有限性等方面的影响,在课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使用相对保守的方式来对小学科学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方便小学教师等通过多样化方式开发科学课程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但是受到国内教育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面对较多的问题。需要同时满足国家在相应方面提出的管理要求,通过集中化的方式对教学模式和课程资源等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其教学进度,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很多课程在开发过程中的联系也不能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课程的开发效果,严重者还会导致小学课程教学质量发生变化,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进一步增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逐渐降低,自然也不会主动探索课程之外的现象和知识[2]。就当前来说,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视,结合国家教育需求以及小学生学习特点来打造科学的小学科学课程管理和开发机制,推动小学教学质量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提升,继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
开发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实际生活的重视,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来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学生对小学课程的排斥心理明显降低,对生活和科学之间的联系将会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对科学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将会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学生科学学习过程的陌生感,引导其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教师科学教学效果。
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特点和生活中关注重点的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用科学知识来解释学生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主动养成探究精神,主动学习科学知识,而这就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循环,可以推动教师主动探索科学课堂教学资源,其整体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教学趣味性的重视,从项目化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学生对相关事件进行探究。对于小学生来说,项目是一个很遥远的词汇,但是通过将项目与科学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以小组团队合作等方式研究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需要以及趣味性事件,可以帮助小学生对小学科学学习项目形成全面的认识,学生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对相关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学生后续会主动参与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知识,进而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在该过程中要加强对趣味性活动的重视,通过引入多样化的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探究相关知识,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科学学习素养也会在该过程中随之提高。
三、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策略
(一)端正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为保障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质量,学校以及教育单位等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观念的重视,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创新自身教学观念,以更主动的态度参与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欲望的教学方法,并对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以此来向学生讲述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知识,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该过程中应当主动配合学校及相关部门的教学安排,结合已有课程资源和相关单位给予的科学教学资源等进行综合性整合开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小学课程的教学方案等来对其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科学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素质,养成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二)健全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机制
学校及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管理机制建设工作的重视,明确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其各环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进行合理分配,逐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向其传播先进的教育知识,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领导学生主动学习小学科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结合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各类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等来调整后续的教学方案,打造相对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置身于相对放松的环境中,其学习效果也会随之改善[3]。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知识分类和项目化教学的重视,受到小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许多问题,教师要加强对其教学方法调整工作的重视,将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用相对简单直白的话语讲述出来,引导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各类知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迅速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知识点,对科学教学的畏惧程度也会随着降低。而在该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通过言语讲解的方式向学生讲述相应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来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以更为综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科学现象和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学生的学习也会从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最后,小学科学教师也要加强对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结合教学知识特点来搜集网络上相应的教学案例,将相关知识点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相关教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
(四)合理利用各类图书资源
小学科学教学中,除了利用课本来向学生讲述相应的科学知识之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图书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通过整合各类图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观看趣味性的书籍,可以帮助小学生对科学知识形成更全面的理解,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会随之减少,如《十万个为什么》,是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图书资源之一,学生可以在观看该类书籍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互动学习的方式,赋予每个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由学生向其他学生讲述新奇的科学知识,学生的科学学习欲望将会进一步提升,后续会主动探索相关科学知识,并主动理解吸收,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述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可以帮助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学生的科学学习成就感明显增强,也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
结语
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已有课程资源以及核心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堂表现等对其教学方法进行调整,通过创新教学形式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在该过程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翟宏伟.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外交流,2019,(10):80.
[2]吴秀明.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外交流,2019,26(35):280.
[3]刘智坚.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散文百家,202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