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有效加强"后进生"转化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赵金丽
[导读] 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不管从思想方式还是学习能力方面来讲,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因此,班级里肯定同时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
        赵金丽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中心校李家寺小学,云南 保山 678004)

        摘要: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不管从思想方式还是学习能力方面来讲,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因此,班级里肯定同时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班主任因为负责班级学习和管理工作,转化后进生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班主任应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学会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策略转化后进生,引导他们提升自我,促使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因此,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如何转化后进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后进生; 转化策略
        后进生既指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又指思想和行为涣散的学生。比如品行不一、违反校规、不求上进的学生,还有厌学情绪、过度依赖、不够自信、叛逆情绪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也是诸多因素所导致,可能因为学生自身先天条件不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因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可塑性较强,对于后进生而言,只要多加关注和正确引导,也能将他们成功转化。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将后进生转化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内容,从而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一、影响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因素
(1)从家庭的角度来讲
        常言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见,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是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是个怎样的人。孩子的行为以及思想深受家长的影响,家长必须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将错误的思想或者行为传授给孩子,那么,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肯定得到家长的真传,造成行为以及思想出现偏差,最终进入后进生的行列。另外,社会生活节奏快,家长整天忙于事业,对孩子疏于管教,不常沟通,导致不能及时引导和解决孩子面临的问题,长期以往,肯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2)从学校的角度来讲
        学生进入学校学习,除了学习知识和技能之外,也可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可能因为教育工作失误或者疏忽等原因,容易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这对学校和学生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改进,后果不堪设想。比如,当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教师没有顾忌学生的自信心当面批评训斥,学生容易失去自信心,甚至一跌不振,产生厌学情绪,长期以往,最终成为学习方面的后进生。
(3)从社会的角度来讲
        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思想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功利思想、享乐思想、拜金思想等思想的多重影响下,学生的思想也容易偏离轨道,对学习不够投入,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另外,由于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女,家人比较溺爱,过惯养尊处优的日子,不懂生活不易,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不思进取,从而成为后进生。


二、小学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1)关注和了解后进生
        后进生形成是存在偶然性的,要使其尽快转化,班主任最好先了解和分析形成后进生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关策略转化后进生。但是后进生可能存在逆反心理,不太愿意接受教师的管教。班主任在管教后进生时,不能采取强制或者批评的方式,应在了解他们的前提下学会鼓励他们,正确掌握管教方式,促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改进自身缺点,朝着更好地方向发展。首先,班主任可以调查后进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后进生的原生家庭。其次,班主任可以调查学生的生活情况,了解家长如何实施教育以及家长个人的价值观。再次,班主任可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特长,发展学生的优势。最后,班主任可以调查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身体状况等情况。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班主任不难发现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也可正确制定管教方案,从而有针对性地转化后进生。
(2)鼓励和表扬后进生
        小学生的身心不够健全,较为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也不懂得怎样表现自己,导致他们容易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赢得他人的关注。比如犯了错误,被班主任当面批评,可能就直接旷课不来上学,以此来达到被他人关注的目的。因此,在管教学生时,班主任应顾忌后进生的面子,鼓励和指导他们改正错误,不要只是批评教育。同时,班主任还应组织各项活动,为后进生提供表现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才能促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成功转化的目的。
(3)三方合力教育后进生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三方合力才能促使后进生转化成功。比如小学生从小学读到大学,不仅离不开家长的鼓励,也离不开教师的教育,还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如果三者缺一,那么,学生也很难成才。对于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的问题,也是同理。因此,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要求家长支持和配合自己的工作,共同改善后进生的学习环境,共同监督和管理后进生,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支持以及鼓励,确保后进生可以顺利摘掉落后的标签。另外,班主任还应培养后进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由此将其转化成功。
        总之,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每个后进生都是可塑之才。如果后进生可以受到家长、教师以及社会更多的尊重以及关注,全面帮助他们茁壮成长,那么,肯定可以促使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和思想,达到成功转化他们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只是缺乏外界的支持与鼓励,才会导致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在后进生的行列中痛苦挣扎,没有等到那双可以帮助他们的双手。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多关注后进生,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策略,将后进生成功转化过来,促使全体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邓建容.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C]..教育理论研究(第五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32.
[2]化新东.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研究[J].学周刊,2018(35):164-165.
[3]孜牙旦木·牙生.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