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赵红伟
[导读] 加强沟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赵红伟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摘要:高中生物的教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上,也需要结合实践操作来丰富教学内容.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手段在不断地丰富,我们开展教学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在合作学习的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得到了普及.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加强沟通,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地参与进来,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策略 应用及效果 探析
引言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课业繁重相对枯燥的漫长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面对着升学的压力,难免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由他人带动学生进行学习,活跃课堂氛围。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发现其他人身上的长处,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优化竞争意识,推动学生之间共同进步。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策略的必要性
        (一)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利用合作教学开展生物课堂,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同时,学生也能主动提出问题,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应用在生物课堂中,也能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由此来看,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要充分理解创新教学的含义,将合作学习应用在生物课堂中,才能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主动,同时合作学习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清晰。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的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通过学习小组成员对教师设定的生物课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来实现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策略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创新生物课题探究的过程。加强对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
        (一)设置与实际需求相符的教学目标
        由于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进行,这样既容易达到,又能使学生取得进步.教学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教学的实际水平相结合,这样我们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对具体的内容进行更好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章节的内容来设定相关的目标,快到学期末的时候再设定一个最后需要达到的目标,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使学生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二)对学生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组,并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实行合作式的学习方案,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除此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首先绝对不能够盲目的分组,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综合素质来对分组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不断提升;其次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要保证该学习小组处于互相取长补短,互利共荣的状态,只有通过这样的分组方式才能够使学生获得全面综合性的发展与进步。

除此之外,在对完成分组的学生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时,不能够一概而论,教学任务应根据小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与水平相符的学习任务,还能够使各个学习小组之间能够实现和谐互助,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综合性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团队协作的巨大力量。
(三)合作完成作业任务
        在生物课程中会涉及到部分的生物实验,需要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比如我们在学习高一生物走进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在这一节的学习中涉及到实验问题,我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在学生结组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互相借鉴、学习经验,两人共同合作来完成这次的实验。我也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展示生物课题的研究成果
        在各个学习小组都完成教师布置的生物课题任务后,教师让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详细陈述成果,如在课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查阅了哪些资料;在课中探讨阶段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最后获得了哪些收获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投票选出任务完成得最佳的小组并给予其奖励。此外,教师应详细讲解和分析各个学习小组存在的问题,力求达到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目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实行合作学习的效果分析
        (一)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成果,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前提是自身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由此来激励学生能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有自己的思考。通过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自主学习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合作的学习中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实现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我们分为几个小组来进行抢答.因为本节内容较多,需要我们准确地进行记忆,哪个小组回答的比较多,正确率又高,而且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回答至少一次,才能达到加分的标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活跃的学习氛围,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在高中阶段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进行独立的学习与思考,并不会进行沟通与交流,然而在实行了合作式的教学方式之后,学生会主动完成教师所安排的教学任务,并且自发性的去查阅资料或者是动手实践,除此之外,还会在小组内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任何分歧,学生也会自行地进行沟通解决,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学生之间深厚的友谊,除此之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另外,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众多小组中的某一小组率先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该小组人员必定会为此感受到荣耀,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出班级凝聚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之间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开拓视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每一个人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学生也才能有更好的进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田巧云.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高考,2020(23):42.
[2]刘松领.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高考,2020(20):79.
[3]杨怀通.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2):77-78.
[4]梁斌.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J].高考,2020(05):68.
[5]瞿文超.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解析[J].考试周刊,2019(A2):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