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顺英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鹿寨镇龙田小学 545600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生习惯于把形象具体的问题逐步抽象化,也就是形象逻辑转化为抽象逻辑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中[1],我们不能再循规蹈矩、照本宣科,觉得学生年龄小而全权包办代替,而是要营造愉悦而民主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积极思维
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需要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从小抓起,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并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对数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要想方法来诱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现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课本中的案例进行独立有效的思考,教师会根据教学时间和进度将习题的答案直接公布,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真正感受和对知识的内化吸收情况。小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不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将学生的总成绩作为衡量其综合能力的标准,部分家长和学生也将学生的升学率作为评判学校好坏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仅要在学校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2],课余时间还要在辅导班进行补习,作业量大。数学知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本就较为枯燥无趣,大量的公式和解题方法需要牢记,如果教师仍然采用板书的形式,那么学生必然会失去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环节与层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探索欲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体、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二)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心中的困惑,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思考。我们可以精心设问,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思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课堂从教师主导逐渐变成学生主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特别是在数学课上,教师应该主动通过一些趣味活动或者游戏来呈现课堂,并且贴近实际和生活,从而达到培养自主性思维的目的,并且锻炼反应力与集中力。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建筑物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各种图形的特点以及最稳定的图形。这样做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启发思维,让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认真观察、思考生活中的事物。
(三)鼓励学生质疑,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数学问题更是如此。分组讨论的形式让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经过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还能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得出更好的方法,这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加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探究解题思路中每一步的不同选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解法。这种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能理解其他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并且这种方法对以后的学生工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提问,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3],敢于提问,摆脱教材的束缚、思维的禁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本质地展开思考,展开富有创造性的认知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思考。
(四)创新教学评价,提升学生思考热情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重视评价,要善于运用科学有效的正面肯定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思考热情,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思考,享受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方向等纳入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才能让评价成为学生漫漫途中的加油站。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结语:
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来的,而是需要落实于每一节课中,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与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思考,使学生成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小学数学应当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独立思考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科学合理运用案例习题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 2017(7):84-85.
[2]陈衍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教育, 2018(8):00016-00016.
[3]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