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辉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实验小学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 311700
摘 要: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自主感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体验,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更加原生态的知识,获得更加强烈的感受,从而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曲线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对自我行为、思想、观念的一种审视。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法治课堂
前言
教学改革深化后,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更加注重,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要先有品,而后在提升自我的学科素养,因此,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就先的更加具有意义,体验式教学是将死的知识内容激活,以场景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更是学生自主实践和体验的过程,教学富有情趣且生动具有吸引力,可以很好的将小学生带入到课堂中。
1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十分明显,体验式教学生动且形象,富有趣味,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程度较高,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课程形式来展开教学,可以极大的提升课堂的成效。同时体验式教学形式灵活,教师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如临真境一般,感受多姿多彩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而激发课堂活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实践,可以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并且不自觉的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与课堂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更加灵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见识和知识面[1]。另外,体验式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基本成长需求,小学生在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是非对错的分辨能力还比较弱,且控制力较弱,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实际中,使得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提升课堂的效果,教学方法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求,更加的灵活多样,可以很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将课本中的内容以情景的形式呈现出来,将课程内容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将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内容。
2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 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就要多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答案,进行对比,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包含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教室可以通过建立生活和课堂的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了解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包含的内容,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时的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分析,让学生进行联想,通过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是非观念和法律常识,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2]。例如,在学习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这些事情我来做》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可以自主感受和体验,教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打扫,将传统的理论课堂改变为生活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后,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建造共同的家园,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室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有序的开展实践活动,还原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经过集体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凝聚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体验式教学更加注重的是过程教学,而非结果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乱扔垃圾,不乱画墙壁,共同建立了美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举例,引入一些生活实事,引起学生的反思,教师可以据一些关于教室环境脏乱差的反面例子,引起学生的警戒,让学生认识到保持教室洁净的重要性。
从而从侧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2.2 加强互动,增强趣味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如果缺乏趣味性,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降低课堂的效果,教师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其关键环节就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引其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构建更加灵活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强化互动,引发学生探讨而提升课堂的效果,在课堂中,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并且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则作为引导者,鼓励者,引导学生尊从内心,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交流。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安全记心中》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并且发表自己的想法,本课的内容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同时又有限制性,就是指导学生熟悉安全法则,因此,教师可以就“大家一起过马路,保护大家的安全”为游戏活动,让学生进行在游戏中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实际参与中寻找和探索,体验安全意义,教师在指导学生游戏时,注意适度的管控一下纪律,防止学生太过兴奋。模拟实际的马路,让学生有序的过马路,在过马路时,有不同的状况发生,如闯红灯,跌倒等,让学生在游戏互帮互助,感受趣味,活动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最终得出结论要注意安全,不能闯红灯。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活动后,进行统一感想记录,让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不同感想,教师将其进行总结,继而提升自己的道德觉悟,提升自己的法治观念。
2.3,结合教材,多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的实践性内容,教师要加以重视,有序的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逐渐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起到规范学生思想言行的效果,且很多活动好操作,易实施,可追踪,教师在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后进行教学效果追踪,通过实际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3]。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干点家务活》一课时,为鼓励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布置多个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实践,鼓励学生给爸爸妈妈倒一杯茶,给爷爷奶奶端一洗脚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师在布置这些活动时,可以进行言语鼓励,引导学生可以做好,让学生可以很好的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效果追踪,教师在下一节课后,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都为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情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回答,通过教学追踪,教师可以了解到实践的效果,学生也逐渐形成了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良好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父母的良好品德,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学生经过实际的体验,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对于后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教师可以从学生众多的身份中进行入手,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实践活动,获得多样的感悟,对于社会公民的一份子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社会性的公益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作为一名公民应该好好学习,约束自我行为,长大后报效国家,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应该爱护校园中的一砖一瓦,尊重同学,尊敬师长。
3 结 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在于实践和过程教学,教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构建多样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升学生道德和法治认知,同时,也应该注重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深入实践中,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从而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任志慧.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J]. 新课程(上), 2017(9).
[2]郭君.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 000(020):12.
[3]乔璐璐. 浅谈"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19(3).
【作者简介】姓名:徐梦辉,出生年月:1975年11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浙江淳安,学历:大学本科,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