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问题驱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罗来楼
[导读] “问题驱动”是学生初中化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罗来楼
        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楼下镇楼下中学 561504
        摘要:“问题驱动”是学生初中化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贯穿学习始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文以初中化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核心素养下“问题驱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化学;“问题驱动”;核心素养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侧重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仍然是广大学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以我个人教学经验而言,“问题驱动”无疑是促进学生思考、探究的最佳方式,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大可采用“问题驱动”教学,让学生深度学习,以问题引导化学课堂活动,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情境性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学问只有符合兴趣,方能有所得益。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问题驱动”教学首先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要结合初中学生兴趣以及心理特点设计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为目标、为抓手、为支撑。但一个好的问题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相应的情境匹配,比如生活情境、应用情境。如此,学生方能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具体问题,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切入学生化学学习“最近发展区”。?例如,教学《空气》这一节内容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①出示一个透明塑料袋,在空中抖开,提问:塑料袋内有没有物质,如果有,里面的是什么?②空的集气瓶倒放置水中,为什么水无法占满集气瓶?③ 用注射器抽一下,再向水中推挤,有气泡产生说明了什么?④用扇子朝面扇一下,有风的感觉是因为什么?
        将问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去,以有方向、有目的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提纲挈领,以用带学,巧妙地借助多个问题给予学生思维刺激,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唤起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构性问题驱动,助推学生化学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素养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应该让学生真正去探究问题,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是呈线性的、层次性的,但让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是具有结构性和立体性的。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多为学生设计结构性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探究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架构已有化学认知与探究问题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化学探究的灵感,促进学生生成化学探究的方法、思想。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我们解可以采用结构性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具体设置如下:
        ①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能否燃烧?能否溶于水?②二氧化碳溶解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化学变化?③你有什么办法确定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④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方法有哪些?⑤列举二氧化碳的生活用途?⑥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既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借助如上结构性问题,促使学生自主设计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探究二氧化碳鉴别方法,在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总结结论,从而依次解决上述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问题驱动”,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思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社会问题驱动,强化学生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乃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也是学习学习化学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学习知识本就为了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以知识回馈社会。但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才能真正主动地、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以知识创造生活。而如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呢?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问题,以社会问题驱动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生活案例、社会现象问题、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让学生真正站在生活的角度理解化学,主动应用化学知识和学科思维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解释,对生活问题做出正确解答。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去经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以真实的活动问题驱动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节内容时,一方面可实物投影展示一包“双吸剂”,并剪开用磁铁吸引出铁粉,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双吸剂”的作用是什么?另一方面可鼓励学生自主列举与“双吸剂”类似的生活物品,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教学完这一内容后,可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调查研究,交流讨论解决下列问题:①金属资源保护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②回收旧金属的意义?并且撰写一篇回收保护旧金属的征文。
        通过导入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调研、分析、总结金属保护的途径,借助多样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律搜集、整理、归纳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沟通,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小结
        总而言之,“问题驱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与核心素养的要求具有一致性。基于核心素养的“问题驱动”教学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应用,能够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最终逐步提高学生化学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当然,化学核心素养内容不止上文提及这些,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在后续教学中,我将持续探索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李峰.现代教育.2012
        [2]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析——以《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为例[J].顾静.中学教学参考.?2017(32)
        [3]探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J]. 李依峰.化学教与学.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