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驱动,让学习可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9期   作者:曾环东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信息的持续发展,教育方面信息技术学科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工作与生活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曾环东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学信息的持续发展,教育方面信息技术学科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工作与生活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仍存在着教学目标深度不够与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创建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科的实用性,需要教育中做到“让学习可见”,本文基于此目的,从多个维度来提出教学策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维驱动;学习可见;教学策略
        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对于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提升自身素养有着关键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其拥有信息思维,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运用能力,所以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必须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开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的学习可见。当然,学习的可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对教师可见,以便教师进行引导;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可见,避免让学生不知所措,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下将从学习可见的概念与意义入手,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各因素来提出教学策略。
        一、学习可见的概念解析
        可见的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利用课堂管理、激励手段与各种活动等让教与学的过程都清晰地展现给教师学生两端,以方便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教学流程的可见能帮助学生了解教学进度与学习内容,让其更好地了解何时该进入学习状态,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把握等等。
        二、多维驱动,让学习可见
        1、公开课程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课堂进度。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进入课堂时通常是不知所措的,这就导致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是被动的,没有自信心,也没有积极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间,可以根据课堂教案设计出一份适合学生观看的课堂开展流程报告,以及学生上课需要资料包,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大概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被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上课时拥有这份报告,就可以清楚教学的下一步骤,提前做好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粤教版)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根据自己的教案写出一份材料打印发放给学习,内容包括课堂设计思路、学生学习目标与教学活动开展的时间与过程以及最后的教学设计总结,学生在充分掌握了课堂进度与学习内容之后就可以了解这些知识应该如何学习,能信心十足地配合教师展开教学。比如在导入部分教师采用多媒体作品展示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多媒体作品的构成与特点,那么学生在进行观看时就会更注重观看PPT的构成特点,抓住了学习重点。


        2、利用打卡系统,掌握学习进度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常常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监管不够,有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导致课程的学习效果差,所以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对教师可见,方便教师了解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水平,据此改进教学设计。“打卡”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加入打卡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让学习过程对教师清晰可见。
        例如教师在进行EXCEL操作的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完成每一步的操作要求后加入“打卡”,学生如果完成这一操作步骤,则打卡成功。这样教师可以在后台看到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哪些学生共同不能解决的操作问题也一清二楚,教师可以有针对地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作业引导,公开学习结果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还体现在课堂作业上,教师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一份课堂作业,让其在课堂时间完成并在下课前提交,不仅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让其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获得提升,而且提交的作业也让教师看到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哪些知识需要进行再次教学,哪些学生需要重点辅导,这样也便于实现精准教学,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份课堂作业:1、信息获取一般有几种方法?2、信息有几种来源?3、对于获取的信息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评价?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回忆教材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解决,最后完成提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交结果来衡量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与效果,分析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学习尚且存在问题或者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还存有问题等等,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改进,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可见。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仍需进行改进,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参与课堂,需要从多个维度让学习可见,助力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沈濛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课堂教学运用指南——《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让教学对学生可见,让学习对教师可见》评介[J].地理教学,2020(22):1.
        [2]林高明.改进课堂反馈  让学习成效可见[J].中国民族教育,2020(03):49-51.
        [3]张玉平.让思维可见  让学习发生  课堂教学感悟系列——“变中之不变”[J].小学教学参考,2017(35):35-36.
        [4]张玉平.让思维可见  让学习发生  课堂教学感悟系列——大问题引领高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7(23):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