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宁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初级中学 0444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英语中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英语考试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选拔功能,而是开始往多元方向发展,中考英语的命题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试题开始强调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考查突出学生对语言的交际性和使用语言的目的性。
关键词:课程理念;试题分析;教学思考
初中英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都是为了中考,进入一个更好的高中学习。当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考英语题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要摸清英语中考改革的方向,根据其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复习,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本文将以2020年山西中考英语试题为例,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希望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所帮助。
一、新中考英语题型的理念与趋势
山西省中考英语试题立足“立德树人、素养立意、导向教学”的核心思想,本着“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理念,遵循“稳中有变,考查全面,难易适中,体裁多样”的设计原则,将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三者有机融合,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
随着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走向,未来的考察正在向着这几个方向变化:一 、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避免出现怪题、偏题、难题,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二、英语成绩占比提高,考察面多,侧重面集中。三、细化学习,重视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使学生能真正地将英语应用到生活方方面面。同时,对学生的语法、知识的考察更为细化,通过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变形,实现灵活运用和场景化学习。四、推广听说考试,英语听说考试逐步推广,强化对语言表达的重视,使学生不再学习哑巴英语。
二、2020年山西省中考英语试题的分析
2020年山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分为两部分:听力部分(20分)和笔试部分(100分)。题型依然是经典的十大题型,分值设置与去年保持一致。虽延续了去年中考英语试卷的变化与创新,但更加突出了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思维能力,英语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性考查。
(一)从卷面设置上看
无论是试卷标题,还是题目的要求,都具有明确性、科学性、合理性。题目编排顺序遵循多样化、层次化、丰富化的原则,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便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二)从难易度上讲
今年的话题与考点均在课标范围之内,重点考查初中三年的基础知识,同时兼顾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立足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试题的难度与2019年的难度基本持平,区分度有所增大,主要集中在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
(三)从命题上讲,遵循了三大基本原则
1.以课程标准为命题唯一依据的原则
今年试题紧扣课程标准的目标指向、内容范围和能力层级要求,做到了题题有依据,既不人为拔高标准,也不任意降低要求,使课程标准承载的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得以体现,使课程标准所蕴含的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等思想以试题为媒介得以落实。
2.正面价值导向的原则
今年的英语试题恪守正面价值导向的原则,加强对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
3.全面落实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的原则
今年的英语试题融入生活色彩和时代元素,创设真实、适切的任务情境,使纸笔测试与现实生活无缝对接。命题不必刻意追逐热点,试卷本身就是生活的“投射”。
“真实任务情境”在补全对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该题以钉钉群的聊天为背景,呈现了师生间围绕 “交作业”展开的对话,还原了学生在疫情期间上课的真实情景。阅读(A)篇将世界地图与文本阅读相结合,在“跨学科整合”方面做了有益尝试。“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体现在书面表达题,无论是内化为冷静的态度,还是表现出逻辑严密的论述,都离不开理性的思维。学生在论述事件、陈述自己获得的启示时,理性思维的能力自然显现出来。
(四)从素材的内容来看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听力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交往、时间、空间、情感与情绪等方面。选择题内容包括了榜样、父母关系、参与社会实践、表达感谢、呼吁环保等,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世界,对待生活,珍视生命,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从生活中感悟语言学习的魅力。完形填空以一个小男孩的挖掘过程为切入点,教会学生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在人生旅途中意外收获快乐。
阅读(B)篇谈到了青少年的媒体素养。呼吁中学生要提高媒体素养,学会正确地看待媒介,学会批判性思考,分析接受媒介信息,从容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C)篇以希腊哲学家赫拉柯利特的名言“生活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为切入点,教导学生只有积极发现变化,有效处理变化,才能够获得成功,号召学生要直面变化,不畏艰难。(D)篇阐述了外国人很喜欢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介绍了中国的强大与丰富多彩的生活,培育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E)篇介绍了互联网对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开展在线学习,如何应对学习方式的变化,借此培育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与学习能力。
词语运用部分通过讲述一个人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内心挣扎与痛苦,最终发现无趣的工作让我们丧失的不是金钱,而是内心的平静和幸福,以此引导学生要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享受生活与工作的乐趣。
三、新中考英语题型带给教师教学的思考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标的核心内容
对教材中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对经典课文进行不同形式的改写,扩写或缩写。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的语篇研读水平,以更好地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二)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统筹安排教学计划
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表达,让学生体会到学英语的快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态度和习惯,扎实抓好课堂知识基础教学。初二的教学有难度与深度,活动创设有意义与创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激发并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初三的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分层设计,以基础为主,培优和补差双管齐下,加大尖子生的针对性训练,后进生反复练习巩固基础知识。
(三)继续加大阅读量,让英语阅读习惯成自然
在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同时,加大阅读量,培养英语语感,在阅读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并扩大词汇量。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广泛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知名人物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持之以恒地读下去,让英语阅读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四个“少点”和“多点”
教师少点知识点的输入,多点文本深层的解读;教师少点“满堂灌”,多点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活动;教师少点“碎片化”,多点主题语境、语篇设计等知识体系的建构;少点答案的核对,多点人人互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训练。
四、结束语
对新中考英语题型的把握是教师帮助学生备考的前提,此文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所帮助,但是中考题型的变革也是在逐年变化,教师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张连仲.新课程背景下中考怎么考:新课程英语中考的走向[J].人民教育,2004(10).
[2]崔大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英语命题原则和命题趋势[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3]江庆心.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2006(02).